登陆注册
88597700000007

第7章 雍也篇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1]。”

【注释】

[1]南面:古时候以坐北朝南为尊位。

【译文】

孔子说:“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3]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4]大[5]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子桑伯子:此人生平不详。

[2]简:简要,不烦琐。

[3]临:面临、面对。这里有“治理”的意思。

[4]无乃:岂不是。

[5]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如何。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内心严肃认真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若内心简单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要了吗?”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对。”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1],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2],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2]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1]。子曰:“与之釜[2]。”请益。曰:“与之庾[3]。”冉子与之粟五秉[4]。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5]急不继富。”

【注释】

[1]粟:小米。

[2]釜: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六斗四升。

[3]庾: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二斗四升。

[4]秉: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十六斛(十斗为一斛,斛后来也称石)。

[5]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到齐国,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会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会给富人添富。”

原文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3]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宰:管家。

[3]邻里乡党:都是古时候地方单位的名称,此处指原思的同乡。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1]之子骍且角[2]。虽欲勿用,山川[3]其舍诸?”

【注释】

[1]犁牛:耕牛。古时候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

[2]骍(xīng)且角:骍,红色。角,牛角长得端正。

[3]山川:山川之神。

【译文】

孔子在谈到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作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三是约数,指时间长久。

[2]日月: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想到仁而已。”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1],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2],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达:通事理。

[2]艺:多才能。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水是当时齐国和鲁国的界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汶上”是指汶水的北面,“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到汶水的北边去了。”

原文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牖(yǒu):窗户。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就快死了,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1]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

【注释】

[1]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原文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便捷的小路。

[5]偃(yǎn):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当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来不抄便捷的小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的屋子里来。”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勇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原文

子曰:“不有[1]祝[2]之佞,而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不有:假如没有。

[2]祝: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引起祸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那样的口才,仅有公子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恐怕不易避免祸害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1]?何莫[2]由斯道也?”

【注释】

[1]户:一般指室内的房门。

[2]何莫:何不。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路呢?”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1],文胜质则史[2]。文质彬彬[3],然后君子。”

【注释】

[1]野:粗鄙。

[2]史: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3]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鄙,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不正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1]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1]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与道理;在中等水准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3]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之:趋向、达到。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使老百姓趋向义,敬畏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这可以说是仁了。”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有才智的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有才智的人好动,有仁德者好静;有才智的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革,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革,就可以合于大道了。”

原文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1]告之曰井有仁[2]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3]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4]也。”

【注释】

[1]虽:假如。

[2]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3]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

[4]罔:愚弄。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却不可以陷害他;君子可以欺骗他,但不可以愚弄他。”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1]矣夫。”

【注释】

[1]畔:同“叛”。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原文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夫子矢[2]之曰:“予所否[3]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灵公的夫人。

[2]矢:发誓。

[3]所否:所,假如。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原文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2]取譬,可谓仁之方[3]也已。”

【注释】

[1]博施:广泛地施予恩惠。

[2]近:自身周围。

[3]方:方法、途径。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故事】

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都做到过太守一级的官位。不过陶渊明八岁时,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陶渊明只好与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时的名士,他有个性、谦虚、沉静,喜好喝酒,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孟嘉家里藏书多,使陶渊明获得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不仅学了一般士大夫都会学的《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神话之类的“异书”。这样的阅读积累及家庭环境,再加上当时的时代思潮,使陶渊明受到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的影响,生发出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淡泊出世这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但因出身庶族遭人轻视,不久后便辞了官。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但不久就发现桓玄是个野心家,窥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肯同流合污,次年冬天,以丧母为由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夺取东晋军政大权,次年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位,改国为楚,陶渊明对桓玄的举动表示不屑。元兴三年,刘裕与他人联合起兵讨伐桓玄成功。刘裕主政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于是陶渊明又入幕其下。但没过多久,刘裕剪除异己、徇私舞弊的做法再次让他深感失望,于是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天,陶渊明的叔父陶逵介绍他到彭泽县任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了浔阳郡督邮,属吏告诉他要整肃衣冠,认真迎接,他感叹说:“我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辞去官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后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故里,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夫妇二人安贫乐贱,共同劳动维持生活。这个时候的陶渊明既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也不再热衷于发财做官,简单朴实的生活让他满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陶渊明真正的生活写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虽然辛苦,但是陶渊明很喜爱。

陶渊明爱菊,在住宅周围种满了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思想境界。他很爱饮酒,每饮必醉。有客人来访,无论其身份贵贱,只要家中有酒,陶渊明一定会与其同饮。

义熙四年,陶渊明的住地上京失火,不得已迁居到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之年还过得去,如遇灾年则缺衣少食。有一次,有个老农带着酒,一大早便来找他同饮,劝他出去继续仕途,他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

陶渊明晚年时,生活越来越贫困。有时,会有朋友主动给他送钱周济:比如他有个老朋友叫颜延之,在赴任始安郡太守途中经过浔阳,便留了几天,每天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有时,他也不得不找亲友借些钱度日。不过,他去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一般官府之人的救济和馈赠他都会拒绝。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但他固穷守节,且老而益坚。公元427年9月中旬,他趁自己神志还清醒的时候,写了《拟挽歌辞三首》,第三首诗末两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平淡自然的态度。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

就陶渊明的个性来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因此他的后半生便处于归隐状态。现实的黑暗让他看得透彻,只能够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安慰,像《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情景,就是他对于现实的间接批判。陶渊明这样的真隐士值得后人敬佩和景仰。

【评论】

陶渊明是一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渴望济世的人。他年轻时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只不过在出仕了一段时期后,对于黑暗的现实深感失望,清净高洁的本性使他无法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田园生活虽然困苦,但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的自我解读与其和解,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他人眼中平淡不过的农村生活,在他的笔下却显示出意境无穷的恬淡之美,田园诗体自其开创,故陶渊明被后世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这些不朽的诗篇为中国古典诗歌开创了新境界,而陶渊明的思想及品格对后世文人影响甚远,因此,他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伟大人物。

同类推荐
  • 美丽的托斯卡纳

    美丽的托斯卡纳

    《美丽的托斯卡纳》是美国知名作家、诗人弗朗西丝·梅斯继《托斯卡纳艳阳下》后的又一力作,记录了她定居托斯卡纳十年的日常生活。杏黄色外墙,玫瑰红壁画,面朝山谷的房屋。亚平宁山脉迤逦绵延,橄榄林成片,朴实悦目的农舍散落其间。有星,有月,有春日欣然的嫩绿,有夏日晴朗的凉夜。在家,种花植草,美味随手即得,出街,招呼连连,温情时时可遇。一束花,一个笑脸……半是主人,半是房客,不忍春日的冷雨,便飞温和的南方;不喜夏日的干炎,便赴灵秀的水城。这样,生活了十年。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百花文学奖创立至今,已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文学品牌。本书作为该奖项散文类获奖篇目及提名奖作品集,在出版之前的评奖过程中,因其较高的大众参与度,广为业界所注重。而植根于《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在具有较高认知度的文学期刊之上,亦为本书的出版打下了良好的读者基础。本书所收录的文章,堪称2017、2018双年度《散文》和《散文海外版》两本杂志所刊发作品中人气和精华之作,获奖及入围散文随笔作品共计二十篇,有于坚《治多采风记》、张炜《松浦居随笔》、熊育群《双族之城》、黄桂元《栖居于潮落潮起》、李万华《丙申年》、韩浩月《给某某的信,兼致故乡》等。这些作品均为近作,更贴近生活和时代脉搏,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亦不乏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 花非花梦非梦

    花非花梦非梦

    这既是一部揭秘红楼智慧的随笔集,又是一本剖析人情百态的指南书,本书告诉你,红楼不是梦,而是真实的人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宝钗的高明,不在于进取,而在于退让,懂得何时收敛锋芒,悠然而止。她的进退有据、行止得体、是一种高明的政治家素质。宝玉深恨别人劝他留心仕途经济。宝钗和湘云都曾因此碰一鼻子灰。而黛玉则因从未如此劝过宝玉,而让他更加敬爱,引为知己。在少女时代,我一定会站在黛玉一边,但现在,经历过职场和人情世故的种种之后,我想,我也会那样劝宝玉,至少,是让他求得安身立命的一样本事。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爱恨都会渐渐变得圆融起来,就连悲哀,也会消磨成偶尔的怅惘。红楼梦人物分析。
  • 菩提与命运

    菩提与命运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丁玲全集(7)

    丁玲全集(7)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热门推荐
  • 歌星鬼才

    歌星鬼才

    唐钰小宝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小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他的父母发现了他在音乐与文学上的天赋,但两人尊重他的想法。那么唐钰小宝到底会怎么选择呢?打开看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媚乱君心:盛世嫡妃覆天下

    媚乱君心:盛世嫡妃覆天下

    她,家族败落,父兄被擒,从高高在上的相府嫡女,沦为不得宠贵庶出二皇子婢女。谁知这二皇子看似不得宠,各种被排挤,实则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傲不羁,所以就算是栓了缰绳严苛的驯服,性子依旧烈得无法驾驭可就是这样一匹不能驯服的野马,偏对她服服帖帖。宫廷夺位之争,她弃贵妃之位,陪他流放贫瘠之地三年之久,与他在生死边缘游走,只待时机到来。待他荣登九五之尊,问鼎中原之日,她却落得媚颜祸主之名。可叹,自古帝王心,宠冠后宫的同时,她迎来的不过是决绝冷情的无子汤。凄然一笑,她早该知道,他看上的无非是她的倾城容颜,智谋韬略来成就他的宏图霸业罢了,如果当年初见时,在那场大火中,她毁尽了容颜,是不是她这一生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亿万手下

    我有亿万手下

    开局获得绝世神医效忠,每星期都有手下投靠!楚尘:“亿万富豪很牛逼,对不起那是我手下!”楚尘:“古武者很厉害,对不起,还是我手下!”楚尘:“无敌宗师太寂寞,那就来做我手下吧!”楚尘:我真的不想装逼,可是手下不允许,我该怎么办,在线等!
  • 师兄不想惹事不然有枪

    师兄不想惹事不然有枪

    当别人在修炼的时候,江舒在给枪升级属性。当别人修炼突破境界时,我还在给枪升级属性。当敌人出现时,我的巴雷特已经瞄向了他的脑门。我有一把弑神巴雷特,手拿绝命AK47,面前放着无情扫射加克林!神挡毙神,佛挡狙佛----
  • 狼妖记

    狼妖记

    命运中机缘频降,仙途无阻。剑在手,谁争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心境

    人间心境

    世界本便黑暗而人性呢却又让人着磨不透,看清这世间污浊本质的又有几人!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兄弟三人是否能改变这世间的格局。
  • 暗影魔皇

    暗影魔皇

    死亡属性的一个废物体内的能量纯度竟然百分之百。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一位仙人收为了徒弟。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个属性。偶然与一个血属性的帅哥同一宿舍,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