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4100000009

第9章 健康相关行为(3)

四、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倾向因素

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通常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或是诱发产生某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及价值观,一般可把倾向因素看作个人的偏爱,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在一个人或一组人身上,这种偏爱不是趋向于有利的健康行为,就是趋向于不利的健康行为。

1.知识(knowledge)

知识对形成健康的行为十分重要,知识是产生行为改变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医院进行健康教育,对某种疾病的康复知识就更重要。

2.信念(belief)

信念是指自己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物体的存在是确信无疑的,也就是自己认为可确信的看法。在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酗酒和吸烟是有害的”,会促使人们采取科学生活方式。如“我确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康复”,这种信念就会促使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活动。

3.态度(attitude)

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为倾向,代表信念的集合。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4.价值观(value)

是指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信念和标准。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自相冲突的价值观是相当普遍的。如绝大多数人希望有良好的健康及不愿生病,希望长寿,但有些人不愿为了保持健康长寿采取科学生活方式。如糖尿病患者希望能消除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维护健康和劳动力,可是有些患者不愿做饮食治疗和尿糖测定。因此,帮助人们解决健康价值观的冲突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技术。

所以,倾向因素是产生行为的“引子”或“促动力”,即动机直接地影响行为的发生、发展。

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个体或群体形成动机,自愿地改变不健康行为。

(二)促成因素

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是指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行为必需的技术和资源。促成因素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及任何类似的资源,医疗费用,诊所距离,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等。在教育过程中如不考虑促成因素,行为目标就可能达不到。人群的健康行为与当地医疗服务资源的可得性和方便性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因此,除了教育之外,还应为目标人群提供卫生服务,并创造行为改变必需的条件。

(三)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是指存在于行为后的强化(或减弱)某种行为的因素,如奖励或惩罚以使某种行为得以巩固或增强、淡化或消除。强化因素多指与个体和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如有关的保健者、教师、长辈、父母、领导者。强化因素的积极与否取决于重要人物的态度和行为,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与其密友和父母的态度及行为影响最明显。任何特定的健康行为都受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由于行为具有多面性,所以教育策略宜采用综合性手段。任何改变行为的教育计划都要注意这三类因素,教育者的任务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是一种受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活动。因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相对复杂和漫长的过程。一些学者专家以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传播学、科普学、统计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提出诸多的行为改变理论,期望通过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的健康。本节着重介绍几个较为成熟并且应用较多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 practice,KABP或KAP)亦称为认知模式,是行为改变较为成熟的模式,其本质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其中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为是目标。知信行理论认为:在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和正面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并以此为动力,进而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者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

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例。吸烟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存在多年并已形成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达到戒烟的目的,健康教育工作者需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引发的疾病以及与吸烟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吸烟者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肩负着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这种信念支配下,吸烟者对戒烟持积极的态度,逐步建立起不吸烟的健康行为。

但是,要人们从接受知识转化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两个关键步骤是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转变。知识、信念与态度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并不代表一定能产生希望的后果,即在信念确立之后,如果没有坚定的态度转变,实现行为的改变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态度转变是行为转变的前提,健康教育者应学会促进人群态度转变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减弱和消除不利的影响,创造有利于行为改变的环境,最终达到期望的行为改变目标。

知信行理论指出:从接受信息到改变行为的过程分成十个阶段,即信息传播观察信息引起兴趣认真思考相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动坚持行为行为的确立,针对不同的阶段,健康教育者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促进人们态度的转变,从而达到最终的行为改变目标。

1.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效能

当人们对信息的权威性产生信赖并引起兴趣,自觉需要时,便会主动进行思考、选择和决定。教育者不应仅仅关注于人们的知识多少,而应注重知识的有效性以帮助其形成某一信念,最后产生与此信念相关的行为改变。

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

用现身说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活生生的例子对那些半信半疑或者信心不足的人群最有说服力。

3.针对具体原因强化干预措施

对那些“明知故犯,知而不行”的人群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强化干预措施。如借助于政策、法律、经济、公众舆论等手段。

4.凯子曼阶段理论

利用凯子曼(1961)提出的阶段理论(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改变过程),对社会危害性大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如在戒毒所,强制戒毒者开始并不心甘情愿“服从”,一段时间后开始自愿服从与其他同伴的戒毒生活,即“同化”阶段;此后,戒毒者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吸毒有害的观念,树立必须戒毒的信念,并以此信念贯穿在此后的戒毒治疗过程中,成为改变行为的内在标准,此即“内化”过程。

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此模式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和发展,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尤其适用于分析服从医学建议行为的影响因素。

健康信念模式遵循认知理论原则,首先强调期望、信念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认为主观心理过程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因此,如果人们具有正确的健康信念,就会接受劝导从而改变不良行为,采纳正确的健康促进行为。

健康信念模式中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有:

(一)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

知觉到威胁和严重性(perceived threat and severity)是从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入手,通过疾病的高发病率和可能引起的疼痛、致残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进行指导,让人们认识到疾病对健康的威胁;从疾病可能引起的对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的广泛影响,让人们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对目前的行为方式感到害怕和恐惧。此步骤的感知度越高,则对目前行为的恐惧越大,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改变的直接原因,也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二)知觉到效益和障碍

知觉到效益和障碍(perceiv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of action)是让人们仅仅感知到危害性和严重性还远远不够,只有当人们意识到采纳健康行为后带来的益处才会采取行动。人们认为采纳健康行为带来的益处越多,越有可能改变行为,并制订明确的行为方式和路线。

同时,也要提醒人们改变行为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对困难的认识是使行为巩固持久的必要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斯托克说过:“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确实为行动提供了能量和力量;但只有让公众知觉到效益,并能先了解所有困难再决心克服之,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行为的道路”。但是对障碍的程度不能夸大,感知障碍太多,会阻碍人们采纳健康行为。

总之,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的益处,同时也要适度估计面临的困难,促使人们能改变过去的行为,采纳健康行为。

(三)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对自我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执行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高即自信心强,采纳建议、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大。

(四)人口学、社会心理学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因素,个性、社会地位、社会压力等社会心理学因素,以及人群所具有的关于疾病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都会对个体是否采纳健康行为产生影响。

(五)提示因素

提示因素(cues to action)是指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社会大规模对疾病的宣传活动、来自他人的劝告、医生的暗示和建议、朋友或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的文章等都有可能诱发个体采取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健康信念模式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

1.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行为方式感到害怕。

2.让人们坚信一旦改变不良行为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健康效益,同时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3.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不良的行为。

三、理性行动模式

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是1967年由Fishbein提出的。该理论首次建立了信念、态度、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并把人们对与健康行为有关的态度分为对最终目标的态度和对行为本身的态度。

理性行动理论认为: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人们的行为意想,即是否有意图或打算采取行动,而行为意想则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行为准则。

1.行为的态度 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 towards behavior)是表示个体所要采取的行为是持积极的态度,还是持消极的态度。如酗酒者是否对戒酒持有积极的态度,包括对个体的行为信念和行为结果的评价。

(1)行为信念:指个体是否相信某行为能导致健康的危害。如酗酒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酗酒可以造成人体肝脏、心脏、脑及肌肉的病变,甚至可能导致能力丧失与死亡,还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出血、胃癌、急慢性胰脏发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2)行为结果评价:指个体对上述行为结果重要性的评价,如对戒酒产生效果的重要评价。

2.主观行为准则 是指个体对促使其采纳某行为的社会压力的主观感受,包括准则信念和遵从动机。

(1)准则信念:指个体对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对其是否应采纳某行为的信念,是对行为者有重要影响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判断。如自己是否认为应该戒酒、家人是否认为自己应该戒酒、医护人员是否认为自己应该戒酒等。

(2)遵从动机:指个体是否愿意遵从上述特定个人和群体的想法。如自己是否愿意按照医生、家人和同伴的意愿去做事。

四、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

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模式(the trans 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是由Prochaska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十分广泛的行为分阶段理论模型之一。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根据个人或群体的需求来确定行为干预的策略,根据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采用的转化策略不尽相同。

行为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每个作出行为转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为什么在此干预中,行为转变成功的只占少数,而大多数是失败的,或是半途而废的,尤其是成瘾性行为(addiction behavior),如吸烟、酗酒(alcohol abuse)和药物滥用(drug abuse),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人群中所处的行为转变阶段是不同的。心理学家James Prochaska和Carlos Di Clemente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行为改变阶段理论,把行为转变分为5个阶段。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通释

    黄帝内经通释

    本书共收载中医学经典名著《黄帝内经》原文162篇,对每篇原文均有通俗译文,直译与意译并用。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种类繁多,病程复杂,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本书囊括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所涉及的相关方面,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出发点,对每种疾病力求详尽的阐述,具体地列出常见疾病并加以分析,结合医师的临床经验,证明病程病变过程,得出治疗措施与预防方法。
  • 肿瘤揭秘

    肿瘤揭秘

    本书主要介绍了肿瘤的本质、肿瘤的形成、如何预防肿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如何正确对待肿瘤,介绍了常见肿瘤的发病情况、防控措施、诊治方法。
  • 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急重症救护领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实用的抢救知识与操作技术。包括基础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技术、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国际预检分诊系统与分诊技术、危重患者监护技术、常用的急救药物和危重患者常用抢救护理操作规程。该书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急救领域的新概念与新技术资料,从独特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支持相关的技术和概念,以ABCD方法说明挽救生命措施的关键步骤,力求急救的流程简单、快捷、清晰而易于实施,内容科学、先进、可行,可使读者较全面地掌握急重症救护的方法与技能。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热门推荐
  • 蜜爱成婚顾少的甜宠妻

    蜜爱成婚顾少的甜宠妻

    雲千璃,世界第一殺手,因為商業需要,被鼎鼎有名的顧少看上。那一天,因為一只契約,决定了他們倆的未來,但,当發現原來都只是陰謀,但是你卻已經住進我心底,根深砥固,无法拔除。
  • 巅峰之第五代

    巅峰之第五代

    飞马长江!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次界破裂,幻想大爆炸!平行时空的地球,被人类的智慧能量推向了未知的方向...... ......... 历史从人们察觉,这世界有部分是从幻想走向现实时,这一刻,唤作次元历元年。 时代变迁。 沧海桑田。 百废待兴。风雨飘摇的唯一人类帝国。迎来了一位异客,仰望星空:“再来一把农药,也回不去了啊!”落叶生根。魂归故土。 ―― 此书暂停更新,已完本小说【超凡无限】
  • 神祇之路

    神祇之路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所看向的远方,所走的道路,都指向了那个唯一的目标,高举于星空的神座。------------------------------------------------------------------------------借一点dnd设定,非dnd。
  • 忌梦半情

    忌梦半情

    梧桐树落,凤凰花开。一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婚礼。一场空前绝后的万千盛世。千疮百孔,毫无完肤。我本可以接受痛苦假如我不曾体会过快乐。
  • 断传

    断传

    新人的第一篇杂乱小说,一贵公子因意外闯荡江湖。发生的各种奇妙故事。
  • 明史演义(下)

    明史演义(下)

    《明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全书共有一百回,讲述了从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筑长城,郑和下西洋扬国威到明思宗殉国这一段历经276年的历史。此书“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而故事又不乏生动,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读者可以在其中如同欣赏传奇故事一样领略中国的一段恢弘的历史,两全其美般地汲取知识和熏陶思想。
  • 你经过那窗前

    你经过那窗前

    【校园】这是一个暗恋者的故事。韩小冉喜欢隔壁班的樊思,从高一暑假那年就喜欢了。每次看见樊思经过她教室的窗前她都会去看。每次路过樊思身边时,都会故意的放大音量,想要吸引他的注意。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时都会去看樊思的排名。很多人说少年时期是不知道什么是爱。但从少年时期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喜欢是最为纯粹的感情,没有任何的杂质。韩小冉:“让我值得高兴的是我的一整个青春都是你。”(全文免费,推荐:《爱上另一个人格怎么破》,两个人格相爱的故事。)
  • 偷个天才宝宝惹来爹

    偷个天才宝宝惹来爹

    “很帅,只可惜昏迷不醒!身材很不错,可惜不能动弹!”看着躺在床上昏迷的男人,向薇薇的嘴角挂着奇异的微笑……上下其手,该咋整就咋整。“很美丽,可惜手脚不能动!身材也不错,可惜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云悻墨的报复手段,如同七年前,只是这一次的女主没被昏迷,还眼睁睁的瞪大双眼看着他在她的身上制造一波波的高*潮。
  • 祈月

    祈月

    五行大陆,木系离奇雪匿!罪恶之手操纵世界。执念的纠缠,她异世重生。先天觉醒,竟是木系传承。是世界玩转木系,还是她征服世界?千年预言,终究捉弄了谁?
  • 逍遥女王闯天下

    逍遥女王闯天下

    她,书寒,嚣张古怪,扮猪吃老虎,玩转天下。一朝穿越,祸害天下,可身边总有美男想要靠过来······她的心,却怎么也猜不透,逢场作戏,演技爆表,温柔似水,嚣张拔瑟,纯真可爱,妖媚惑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她?可今世,她会被叫做感情的东西束缚。本文NP不喜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