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5500000015

第15章 留给自己和丈夫的两封遗书 (3)

梁鸿鹰处长说,他代表中宣部文艺局杨志今局长来看望我,希望我早日康复……

领导走了,他们的到来却像那盆盛开的蝴蝶兰一样,在我心灵深处留下悠远的暗香,久久难以散去。

走到今天,本以为厄运总该结束了。

可我却再一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再一次错误地估计了我的个性。

出院后,我身体十分虚弱,三处刀口十分疼痛。但我每天坚持出去散步、登山。一个半月后,5月1日清晨,先生陪着我登上了北戴河联峰山的望海亭,到了山顶,先生握着我的手久久没有说话……

是的,生命又属于我们的了!

清晨,我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又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偶尔还在路边折一朵小花带回家去。白天,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看书,为下一步写传记做准备。多少年来一直风风火火地奔波,第一次这样静下心来读书、休息,感觉真好。

可是,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它不会因为我的变化而有丝毫的改变。

2004年7月25日,当我接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寄来关于我诉潇湘电影制片厂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案终审判决时,我那颗刚刚恢复平静、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心,顿时又剧烈地疼痛起来。

我这才发现,所谓的大彻大悟都是有底线的。这才发现,医生拯救的只是我肉体的心脏,而我灵魂的心脏却仍然病着——那是任何医生都无法治愈的!

这起案子,从立案到终审判决,折腾了两年,我几次跑到长沙开庭,耗资六七万元,一审判决已经充分维护了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利益,可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竟然推翻了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重新下判:“潇湘电影制片厂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张雅文改编稿酬人民币十六万元(已支付十五万元,尚需支付一万元)。本案一、二审案件受理费一万二千五百二十元,由张雅文负担六千二百六十元。”

欠二十五万稿费,仅判给我一万元,扣除诉讼费,最后仅剩三千七百四十元!

三千七百四十:二十五万,不到百分之二!

令人可气的是,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不是依据国家《合同法》和《著作权法》,而是套用并不适用本案、已被国家明令废止的广电部下发的《故事影片各类稿酬的暂行规定》下判!判决中所依据的“事实”、“观点”、“法条”,竟然跟潇湘电影制片厂的“事实”、“观点”、“法条”惊人的一致,连引用作废的错误法条都一致!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毫无新证据的情况下,民事案件绝少发生二审全部推翻一审判决的,湖南高法却全部推翻了。

我无法理解这一切。但我知道,我跟潇湘电影制片厂打官司的前后,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

我决定申诉,先生却坚决反对。可我不相信中国没有讲理的地方!

我这才发现,即使我再死过一回,也改变不了爹妈给予我、苦难人生历练出来的个性。个性决定我一生的成功,也决定我一生的失败。但我无法改变它,也不想改变了。因为它是我做人的灵魂。没有它,我将是一堆没有脊梁的赘肉!没有它,我将一事无成!

既然法律都不能给我起码的公道,那么,我靠什么来平衡我的内心?

2004年7月29日,我接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的第四天,手术后刚刚四个半月,我第一次坐到了电脑前。

先生不让我创作,说我身体太虚弱,怕我累坏了。

可我必须宣泄,只有宣泄才能缓解我内心的不平,只有宣泄才能释放我沉积已久的思索,只有宣泄才能释放我压抑太久的创作激情。

我开始动笔写我的一生,头几个月写得异常艰难,身体太虚弱,每天只能在电脑前坐一个小时。我只好躺在床上往稿纸上写,然后再往电脑上敲。

渐渐地,我在回忆中反思自己,反思周围,也反思社会,这种反思与倾诉,大大地缓解了我内心的痛苦,使心中的压抑得到了充分释放。这种释放就像雨后的阳光,渐渐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又像春蚕抽丝,一点一点地抽去了我心中的压抑与扭曲。

一年之后,2005年7月20日,我完成了三十万字的初稿。

我终于结束了长达三年之久的阴暗情绪,久违了的阳光又重新回到我心里。我又变成原来的我了。

啊,没有阴暗的心灵真好,真明亮,真舒畅!

我并没有放弃申诉,我向有关部门发出好多封信。我这个作家也成了千千万万个“上访”大军中的一员……

已经不是为了索要二十五万稿酬了。当然,二十五万对任何一个穷作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它与生命相比,毕竟是微不足道的。

我要看看我能否像秋菊那样讨个说法。我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我申诉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金炳华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办公室张树英主任的大力支持。

2005年12月1日,我终于收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寄来的再审裁定书。

原来,全国人大委员会内司委对我的申诉做出批示:“此案重新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将我的申诉材料转到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这样,我的申诉案终于有了再审机会。

2006年7月27日,张树英主任陪同我再次来到长沙参加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再审开庭。至此,我为这起案子已经十余次来长沙了。

遗憾的是,这次开庭仍然劳民伤财,毫无结果。

2007年3月10日,我接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寄来的(2006年)湘高法民再字第19号民事裁定书,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

捧着这张薄薄的裁定,我心里只有四个字:欲哭无泪!

这么一个小小的案子足足折腾了五年,全国人大批示“重新调查此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做出批复;中国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介入;两次判决,两次裁定;我十余次从黑龙江跑到长沙,差旅费、诉讼费、律师费,花掉六七万元,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回到零的起点!

我不知这起案子还要折腾到何年何月,更不知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否还要再折腾五年,再花掉六七万元,再十几次跑到长沙,最后再回到零的起点。

一切都是可能的!因为我再次面对的仍然是强势的湖南省潇湘电影制片厂,仍然是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而我只是一个弱势的黑龙江作家。

我不禁要问湖南高法:再审的目的不就是要查清事实,给当事人以公平公正的判决吗?再审法官为什么不当庭查清事实?而是利用法律的合法手段,像踢皮球一样把案子又踢回到长沙中院?说到底,是事实不清,还是在利用法律手段推脱责任维护二审法官的利益?再审法官考虑过当事人从千里之外十几次被折腾到长沙,花掉好几万元差旅费,最后却回到零的起点的感受吗?考虑过当事人这种劳民伤财的巨大付出吗?如果法官也是一个当事人,请问,你对这种判决会作何感想?你对这种执法环境又会作何感想?

我不禁想到,北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上访者,为什么屡屡发生当事人在法庭自杀或刺杀法官的事件。

前不久,《凤凰周刊》登出一篇触目惊心的报道,在湖南省永兴县法院家属大院,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把一名法官给炸死了。原因是他十四岁的儿子黄虎,在矿上打工被绞车绞去了手指,被鉴定为六级伤残。黄虎家属要求矿主按国家规定赔偿三十万元。但法官却以种种理由不予支持,最后仅判给黄家三万余元。此案经历一次仲裁、五次鉴定、两次判决,十四岁少年变成了十八岁青年……

《凤凰周刊》在卷首语中这样评述湖南法官被炸案:“司法腐败遭到的憎恨可能远远超过其他公性权力对人民的侵害,因为它扼杀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封死了正义的出口,宣告了正当权利的承诺是个骗局……”

当一个公民连法律保障都得不到时,他的理性选择是冷静,非理性选择就是背离正常人性,就像海绵吸收了太多的脏水一样,它反弹给社会的是逆反与仇视。

前不久,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四天“大接访”,接待上访者七千多人。一位法学界人士说:“这种运动式的‘接访’,是与现代法治精神有出入的,会让人想到法院日常工作不力。”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敢于正视这种“工作不力”是有胆识的。否则,它留给社会的是不安定因素,是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对执法者的憎恨。

我曾问身为法官的先生:“你们在法庭上审判别人,可谁来审判你们这些法官?”

当然,这个问题绝非他所能回答的。只能说对于执法者,对于掌权者,中国还没有形成完善而有力的监督机制,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贪官、那么多冤假错案了。中国距离真正的法治还很遥远。它的遥远并不仅仅是司法独不独立的问题,不独立都不能公正审判,司法独立岂不更糟吗?我们的法律在有能力自我维护与无能力自我维护面前,在有权与无权、在公权与私权面前,是否能显示起码的公平?法律能否真正做到普照众生?能否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建立法治和谐社会的关键!

律师朋友庄铁言发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的(2006年)湘高法民再字第19号民事裁定书,存在重大失误!

裁定书第一项:一、撤销本院(2003)湘民三终字第19号民事判决。

我从未收到过“19号判决”,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所撤销的这份“19号判决”跟我毫不相干。而他刚刚下判的却是“第19号民事裁定书”。

我电话质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审法官这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是“笔误”。

打了五年的官司,十几次奔赴长沙,耗资六七万元,最后被踢到零的起点,发来的仅一张纸的裁定书,又出现如此“笔误”。这让当事人如何看待法律?

我决心将这起官司继续打下去,已经不是为了索要二十五万稿费了,打官司花掉的快赶上稿费了,而是为了向法律讨要起码的公正。我要看看老百姓讨要公道的路到底有多长!我已经不是一个“我”,我“代表”那些千千万万没门没窗没背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而湖南省法院“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一家法院,而是国家的法律——公民寻求公平与公正的地方!

不过,我已悟透人生,心态早已平静。

需要补充说明,2008年11月12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再次开庭,再次判我胜诉,潇湘电影制片厂再次上诉。

2009年5月25日,我终于收到湖南高法发来的判决,维持了长沙中院的一审判决,判决潇湘电影制片厂支付我十二万二千元稿费。

折腾七年的官司,我终于胜诉了。

这不仅是我个人维权的胜利,也是全国作家、编剧维权的胜利!

就在我撰写这部书稿期间,看到媒体接连报道大学生因贫穷而导致心理扭曲,从而发生杀人或自杀的悲剧。作为一个从苦难与困境中走过来的老人,我想对那些仍在贫穷与困境中挣扎的年轻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

贫穷不是我们的过错。我们不能因贫困而轻抛自己的生命,太不值得了。我们要向命运挑战。你们年轻,是时间上的富翁,要把内心的不平与自卑,化作发奋的动力,要用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学识,把因贫穷而扭曲的心灵给它扭过来,让我们像天下所有人一样,酣畅淋漓地暴饮阳光,享受大海,拥抱浩瀚的蓝天。因为阳光、蓝天、大海,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我相信,只要你有无坚不摧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顶天立地地活在世界上!但要记住,世界是由公平与不公平、美好与丑陋、善良与险恶、光明与黑暗组成的,所以必须要学会接受不公。这是我从血的教训中悟出来的。但我们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就像人类善待地球、善待动物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善待他人,世界就会减少许多痛苦,社会就会多几分安宁与和谐。

2005年7月20日,完成初稿的这天傍晚,先生陪着我到海边散步。

这天,海上没有一丝风,夕阳的余晖照在平静的海面上,看上去就像一块蓝色缎子,真是美极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而平静的大海。它就像我此时的心情一样。虽然我还不能达到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回到婴儿时的恬静,但我的心就像眼前的大海一样,卸掉了所有的名利铠甲,回到了从前,就像当年跟着恋人一起手拉手地漫步在松花江畔,只是我们的脚步不再像从前那么敏捷,那么轻盈了,而是显得磕磕绊绊、笨笨卡卡,有些老态了。

但我知道,大海还是原来的大海。它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恶魔般地吞噬一切,时而又温柔得如同美丽的少女,而平静了的只是我的心灵。

我不由得想起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即使我们穷得一无所有,也要像杨柳那样无拘无束。”

我这一生,是在不断向命运抗争、不断呐喊中走过来的。虽然走得很坎坷很艰难,但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人生,去追求梦想,尽管有的选择是错误的,可我毕竟选择过,追求过,我感到无憾无悔。

我这一生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来的不仅是我个人的经历,还有我身后深邃而广阔的背景……

现在,我已经走出了人生低谷,又像过去一样每天登山、打乒乓球、唱歌、写作……我的生命又像从前一样,充满了活力与欢乐。

我把一生能写的都写出来了,不能写的也许恰恰是最痛苦的,我只好把它尘封于心底,永远留给自己了。

注:《生命的呐喊》2007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

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三届女性文学奖。

同类推荐
  •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诗歌选集,作者选取了二百多首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新诗,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玫瑰色的梦境,体会如画风景、隽永哲思、蓬勃的梦和纯真的情。选取的诗歌,以爱情为主题,呈现蓬勃生机的爱的追求。有的野性豪迈,有的含羞柔情,有的真挚温暖,有的苍凉感人。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充满爱,充满年轻的激情,字里行间充斥着幸福的呼唤和欢乐的想象。民国时期著名文人如徐志摩、朱自清、沈从文、朱生豪、郭沫若、林徽因、胡适、汪静之、卞之琳、臧克家、闻一多、艾青、郁达夫、胡也频、戴望舒等的诗歌作品均有收录。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 二十四诗品(古典文库)

    二十四诗品(古典文库)

    《二十四诗品》,唐末诗人司空图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以二十四首小诗对唐诗的各种风格和流派进行了汇集、整理和分类。
  • 俗眼看红楼

    俗眼看红楼

    前人有四部书可供我们翻来覆去地读,实在是莫大的福气。“文字是对人的童年经历、青春体验和无数生命记忆的唤醒。”我们今日说红楼,全以人情世态的角度看。《史记》、《资治通鉴》是帝王将相们的镜子,他们在里面照出权谋机运、世事兴亡的大道来,剩下的芸芸众生,且来照照《红楼梦》这面石镜,看看自己作为一个俗人的得失短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浮世万千他得她

    浮世万千他得她

    听闻,世间行走着一女子,不明来历,不明身份,不见其容颜,只知其名为岫。但凡有女子魂魄入了岫境,其灵不散,便能唤出岫,为其了结心愿,而后,魂飞魄散,不入轮回。有人说,岫是邪。也有人说,岫是善。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者为王余为寇

    异者为王余为寇

    小小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修炼之法,入门之后却发现,众人皆会的他却不会!拥有奇怪体质的他到底是怪胎,还是异类?修炼途中无意间得到的破损武器居然交给他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道注定是必死之局吗?但是无论怎样,他即使跪着,也要走完这条修炼之路。这一切,只为保护那些与他一路走来,不离不弃的朋友们。艰难旅途中,他比人多狂,比兽多智。人又怎样?兽又怎样?他不能为人,也不愿做兽,只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与运气,一步一步踏上了顶峰,战胜了“终极”,在世间留下异王的名号。武学、美女、炼器、炼丹、魔兽、升级……尽在此书。
  • 帝国总裁宠妻成瘾

    帝国总裁宠妻成瘾

    记者:“夏先生,请问您是怎么一步步把安小姐拐走的?”夏先生:“勾勾指头!”记者:“那您是怎么处理您身边的莺莺燕燕?听说之前安小姐为此很是苦恼!”夏先生:“扔进狮子坑!”安樱蕊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惨的人,被这个腹黑的男人算计结婚不说,还要和他斗智斗勇。就连生个小豆丁,都要被某人骗了研究无数种姿势……
  • 娱乐至上

    娱乐至上

    不大会写简介,基本上本书写的是主角重生之后以韩国娱乐界为跳板,席卷亚洲娱乐界,建立美女明星11的故事。喜欢李孝利,喜欢宝儿,喜欢蔡妍,喜欢LeahDizon,喜欢星野亚希的都不要错过哦!但是如果你是喜欢松岛枫,喜欢吉泽明步的话嘛!嘿嘿,那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啦!【娱乐至上①号交流群:3524097】
  • 凡人创世笔记

    凡人创世笔记

    凌独凭借着宇宙漫长的文明演化史,以及远古三个时代的兴亡,终于揭开了宇宙重置法则的恐怖真相人们这才发现,不甘毁灭的宇宙文明,早已对宇宙法则展开了史诗征程。地球文明深陷其中,她该何去何从?但宇宙所有的文明都已是穷途末路,毁灭将至,生灵彻底沦为了时空的囚徒。凌独在最后的时刻,凭借着凡人之躯,挥动起了诸神的权柄。他手持创世的笔记,以地球为扳机,太阳为子弹,依靠坍缩的木星形成的准星,轰击着那宇宙的时空轮盘,最终,开辟出一个新的世界。Ps:保证完本,结局上面写着呢,美好结局,我也不喜欢悲剧【狗头】Ps:感谢每一个支持的读者,这本书的地球入局篇可能有点慢热,欢迎评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客仙凡夜

    侠客仙凡夜

    这是一个仙界破碎之后的末世时代。世俗之外,有玩飞刀的弑师蓝发青年;紫竹园内,有毒舌的黑衣长老手捧青瓷小碗,默不作声;江湖之中,有女子剑仙闭关二十载,竟是要替知己报仇。除此以外,还有杀人第一的狼眼少年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聪明伶俐的少女知道替家人分忧......而主角,一个只记得自己名字的少年,犹犹豫豫地踏上了仙路,将他们的故事连在了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