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5700000026

第26章 附录一个分析员的自白

分析员的工作

投资银行分析员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职业,怎样才能当好分析员?

鲜明的观点是分析员的本职

在一个以制造观点为生的职业中,如果没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就没有办法为客户提供增值。当客户觉得你的观点可有可无时,你的存在价值就被打上了问号。这是商业社会的残酷,也是商业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搞分析、做前瞻,必然有对有错,但鲜明的观点是一个分析员的本职。

经济分析和经济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经济学是从逻辑上推演出来的,经济分析是观察判断出来的。经济学家必须懂经济学,而且一个好的经济学家一定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世界上没有准确预测的灵丹妙药,预测有对有错是自然的、难以避免的。不过,预测成功的概率与你所下的工夫有关系。要多走、多看、多思考,数据是死的,思维是活的。要多走、多看、多思考,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才能做出好的分析。要多看、多走、多想,不仅要与政府官员见面,更要和企业家多聊,与市贩走卒多聊,与家庭主妇多聊。许多时候,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经济生活中的大问题。好厨师的工夫在买菜、做菜之前。

投资银行经济学家只有一个存在的理由,那就是替客户赚钱。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必须与市场需要结合,必须可操作,而且研究的推出也要讲究时机。我们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研究重点,更多是中短期的,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可能是与学院派经济学家的差别。

投资银行经济学家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的观点必须吸引人的注意。我们可能一天见四五个客户,观点不鲜明,没有可操作性,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不到注意力,他就记不住你。

其实我的报告中,有许多内容是我的同事帮助写的。主题和研究方法由我定,许多图表、文字是其他同事协助完成的,我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有时需要来回几轮。我很幸运有一批优秀、努力的同事,没有他们的劳动,我的研究报告量就会少很多。投资银行的研究,不以报告出版为终点。报告出来后的路演、电话会才是关键。你有再好的想法,也必须想办法让客户听到。

所以我们的故事不仅要观点准确,还要包装得好。如果你的表达能力不好,再优秀的观点也未必容易被别人所接受。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信息,每个人给你表达观点的时间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能不能有效地把观点传达给听众,为听众所接受,是一门学问。你有再好的想法,也必须想办法让听众听到、听进去,半年以后还记得。我自己一个引以为豪的素质就是,能把故事讲得既有经济学的内容又生动有趣。不过一个真正好的经济学家,他心里必须想着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您的理想是什么?工作的原动力在哪里?

脚踏实地

除了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有很多“经国济世”的梦想以外,总的来讲,我的理想并不高。我想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的人。当年“经国济世”的梦想和今天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梦想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今天更脚踏实地一点、更现实一些,而且能够见到实效。当时是一种梦想,如今变成一种实际。做梦容易,做事要难一些,所以我不觉得当年的理想和今天的形式之间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只是从一种梦想变成了一种脚踏实地的行动。

读大学时学的是日语,在当时算是可以谋一个不错的差事,能够一年拿几大件进口家电指标回来,小有实惠啦。但是这对于我所要做的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中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于是转出去学经济学,再到美国见识一下真正的经济学,最后决定投身资本市场将所学用于实践,这个经历基本反映了我的思想历程。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社会有贡献,还是留给别人来评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我的工作符合我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个目标。尽管我在工作和生活这个天平上,明显地偏向于工作,但是我认为现在这种状态还是适合的。我没有说永远是适合的,不过这就是我认为今天可接受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客户对你的接受,看到你的观点在市场价格上反映出来,这其中就有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的研究激情、研究课题往往来自于客户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客户从其他角度上提出的一些新的认识、新的观点,这些对我的研究也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启发。我的研究风格源自这样一种动态的工作节奏。客户的提问和反馈是我进行研究的一项最大资产,它不仅仅是一种鞭策,同时也是一种资源。

都说人到40岁以后梦想会少一些,想法会更现实一些,我想我就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热血毕竟只是一种精神状态,只是一种希望和信仰,怎样把它转化为现实,每个人所走的路是不一样的。我走的这条路并没有经过太多曲折,多数情况下是环境牵着我走路。我觉得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我所做的对社会的贡献离我希望做的事情并不远,因而就没有必要去改变方向。您经常有一些很独到的、有时是一鸣惊人的观点,那些是怎么做出来的?

与众不同的价值

你们觉得我老是有不同观点,其实我在多数问题上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但是一旦我有不同于人的观点时,神经就开始兴奋起来,为此努力研究、努力包装、努力宣传。如果我发现自己的预测与其他人大相径庭的话,我会重新审核一遍自己的假设、推理和模型。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我会大张旗鼓地到处宣扬我的看法。我会订上机票,搞一场全球路演,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为什么与众不同。市场不需要又一个和别人差不多的预测,一个深思熟虑的、与众不同的预测,就是有价值的预测。如果这个预测在市场上可操作,并能为客户赚到钱,客户一定喜欢你。

我认为好的研究必须具备三个特征:(1)前瞻性;(2)可操作性;(3)与众不同。我们的听众不是经济学家,预测中你是3.5%,我是3.7%,这对经济学家来讲可能挺重要,对一般听众则并不重要。可能他刚一出门,就不记得你的是3.5%还是3.7%了。但是如果你说7.3%,就与众不同,又有一个故事,他就记得了。

分析员的生活

投资银行的工作光鲜而神秘,许多国内的年轻人都很向住,您对他们说几句吧。

一根蜡烛两头点,中间还被火烤

我每天的工作生活状态可以用“拉满了弓”、“上紧了发条”之类的词来形容。工作非常动态,压力非常大。事情是追着你来的,好像不是棘手的就是赶时间的。当你做完了这些事情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但属于自己的生活相对就少了很多。

我有60%~70%的时间在外旅行,见基金经理、企业高管、政府官员,足迹遍及亚、欧、美大陆,近几年还得去南非、巴西、澳大利亚。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走七八个国家十多个城市,最密集的一天有12个会(每个会大约1个小时),其中包括一个早餐会、两个午餐会、两个晚餐会(回到酒店里肚子却是饿的—餐会上,别人在吃我却在讲)。

从早上的早餐会开始一直到晚上的晚餐会,从一个会场到另外一个会场中间的15分钟车程可能还会有人插进来开电话会。晚上回到酒店至少要花两个小时清理些电邮,80%的电邮可以当场删掉,15%的电邮要转过去由别的同事处理,剩下的5%就得由自己处理。全部做完了以后也不是马上可以入睡的。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是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少。

有时候在美国东海岸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到达西海岸,进入酒店时是11点,其实是东海岸时间凌晨2点。这样的工作节奏,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相信其他投资银行的同事也过着类似的生活。

曾经有一次,早餐在波士顿,之后在纽约见两个客户,然后在芝加哥开两个会,晚上到丹佛时已经是夜里11点(波士顿时间凌晨2点)。进入酒店房间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与客户交流。今天见到你的客户知道你在外面出差,没见到你的客户以为你在办公室,希望你立刻回复他们。当分析师一身光鲜,出入于高级酒店和餐馆之中,周旋在高官名人之间,高谈阔论,左右顾盼,其实十分辛苦。我们这个行业就是一根蜡烛两头点,中间还被火烤着。

如何应付非同一般的工作压力?

时间和健康

从小学到博士毕业整整读了22年书,这些年基本上是从早上8点持续到晚上8点的规则运动。读书的时候压力不大,到最后几年对于钱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当时觉得只要能挣到钱,无论多辛苦我也愿意。工作了十几年以后,今天觉得,如果能够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的话,花多少钱也愿意。人就是这样,当你拥有一部分资源的时候,往往对它不珍惜,而是去追求另外一种资源。多数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一生的。

我花在公务旅行上的时间很多,剩下不出差的日子里每天平均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经常回家后还要和欧美开电话会议。这对身体提出很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对健康也是一种摧残。实际上,我也是吃青春饭的。

目前,在觉得自己的精力和思想还能够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在这条路上多走几年。因为现在做的事情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这条路是不可能永远走下去的。体力、精力肯定会有极限,思维和新鲜感也会有衰竭的一天。自己的身体曲线会有个下降的过程,自己的心理曲线也会有个转变的过程。我想我会向一些新领域扩展。有一天,我会对自己说,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离开我目前很热爱的工作,离开我目前所熟悉的工作方式,去追求一些新的尝试,去满足一些自身的兴趣,同时以其他形式为社会做一点事。

我在三四岁的时候,晚上父母都在读书,我也搬个小凳子在那儿读书,养成了一种读书和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家里的书读完了,父母上班的地方有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书几乎也都被我读过一遍。中学时,我一天能看一本小说哩!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什么都读,不求甚解地读。当时考上大学,不过是比别人多读过几本书而已。

我觉得很惭愧。现在读书很功利,平常脚沾着地的时候几乎都没有时间读书,只有在飞机上别人都追不到我,我自己的电话又打不出去的时候才会有一点时间阅读。就这么一点儿的阅读时间还经常被约稿所侵蚀。现在读的东西很多是报告、《经济学人》杂志上的短篇文章。目的也很功利,主要是为了赶写下一篇报告。没有时间读一些大部头的书是我今天的一个遗憾。

等您不做投资银行了,会做些什么?

不再做金融的日子

我一旦离开这个工作就不会再去做投资银行,甚至金融业。因为这些东西该做的都做了,该看的都看了,该有的也都有了。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地睡上两个月,然后扔掉计算机、手机,在一个外界没有办法联络到我的地方痛痛快快地旅行一场。我的梦想是,每天早上9点醒来(希望能够睡到自然醒),之后在花香和鸟鸣之间吃早餐,然后挽着我喜欢的人的手在意大利小街的石头路上漫步。这是我希望拥有的生活。

现在每天说的写的都是英文,作为第一外语的日语已经不再作为特长在履历中出现了,不过希望有一天能用法语在法国点红葡萄酒。我一直希望能够在书法上花一点时间。也许有一天我会写武侠小说,能不能成为金庸那是没法知道的,但是从兴趣上讲也许我会试一下。

最重要的是,当我离开了目前的工作环境之后,我还会以其他形式报效社会。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为那些贫苦孩子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成功的路径。给贫苦孩子一个机会,这对他们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们的民族和社会也是一件好事。这种愿望在我20岁琢磨着“经国济世”的时候,是想不到的,到40岁的时候这种很具体的想法和意愿就变得越来越强烈。

我也希望教一点书,但是不想把后半生拴在大学里。当我把我的经济学、经济观点在一个投资研讨会上向投资者传播,或在一个小会上同政府官员交流的时候,对他们就个别问题的看法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他们的整体思想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但在大学里演讲就可能不同,对多数大学生来讲,这样的演讲是很少有机会听到的。这些演讲或许能影响几个年轻人,对于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视野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很开心了,只是目前能够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很有限。但是这些回报社会的想法,我时刻不敢忘,有一天我会做得更多。

同类推荐
  •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为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力量完成《走向东南亚》一书的基础上,又与长期从事南亚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合作,撰写《走向东南亚》的姊妹篇《走向南亚》一书,全面介绍南亚各国的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政策和法规,详细分析中国—南亚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前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南亚经贸指导用书。《走向南亚》的出版,必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

    《单身经济学》分析单身群体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等的经济学书籍。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单身群体中,10%以上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以上,他们的储蓄意愿偏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单身经济学》不仅聚焦单身经济蕴藏着哪些商机,生产者与服务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淘金,而且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单身男女为何选择单身,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行为,以及如何投资理财才能避免因过度消费而导致财务赤字等内容。如果你想知道是单身潮流改变了商业,还是商业的丰富便利促成了单身的流行;那么请翻开《单身经济学》,相信你一定可以在趣味阅读中找到答案。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中国经济2020

    中国经济2020

    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停息,香港暴乱行为持续升级,第四次金融危机逐渐展开,信息文明进入高级阶段,数字货币走上历史舞台,产业领域面临大洗牌……“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抬头黑天鹅漫天遨游,低头灰犀牛满地撒野”,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让人备感焦灼,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认知也愈发迷茫。本书旨在对2020年的中国经济进行深入解析和预测,探讨究竟是谁开启了破碎化的序幕,指出中美贸易冲突既是终极也是过程,提出中国“三个世界”观点,带领读者穿越重重迷雾,寻找中国经济新亮点。
  • 笑话中的经济学

    笑话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学问。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本书可谓是雅俗共赏。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以借助一个个笑话所蕴涵的道理,轻松地理解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满足“学点几经济学知识”的愿望;对于经济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读这本书则可以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原来经济学也可以如此“演义”,如此“娱乐”,权当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
热门推荐
  • 微笑的太阳

    微笑的太阳

    生活就是一辆奔驰的列车,在炎炎夏日,吹来凉爽的风,我们追随风,向往自由。这是一个小故事作品集,内容不多,足够让你有所感触。
  • 中外名人故事

    中外名人故事

    《中外名人故事》精心选编了孔子、孙膑、李白、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等古今中外百余位杰出人物的成长、成才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等等。他们或者志向高远,抱负不凡;或者热爱祖国,公而忘私;或者孝敬长辈,谦恭礼让;或者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或者聪明机智,智力超群;或者勇于探索,善于发现。透过故事,孩子能够看到名人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怎样对待亲人和朋友……并受到激励、启发和教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生活有bug

    我的生活有bug

    墨香,在室友的忽悠之下买了一款游戏,由于自身特质的原因,她本来就不平凡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介入了前辈的情仇

    介入了前辈的情仇

    柴青萍嫌憎历史没清头:“不能大改,小改总可以吧?我旋进龙形云斩草除根,让阿婆改命换婚姻,那么云爷就是我的亲爷了,岁月静好哎。”谢天星也介入前辈情仇,让他们的情路顺畅些!拉清单早日了结六名妖贼!可惜穿越打折了,眼睁睁地看着柴腾云防明枪难防暗箭,涉嫌五宗大罪啊。黑名单上的小妖呢气数未尽,摇身一变成了外国人,对中国渔船围追堵截。犯我者,虽远必究!柴腾云谢荣娟赶去小岛翻老账算新债——咋会失联了?谢荣娟攒了武缘、医缘、亲缘、情缘,半辈子备胎想转成姻缘哎。九年生死两茫茫。龙三角西移?柴青萍渡海寻踪觅迹……
  •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她只是养女,没钱没权,本以为安分一生,却被两个男人同时爱着,一个是温柔深情的未婚夫,一个是霸道野蛮的仇人,而她偏偏爱上了她的仇人。躲避等于被杀?相守等于欺辱?那么她宁可不要这些可怜的爱情,誓要做那人上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凰学院之魔武传说

    凤凰学院之魔武传说

    奇幻网游大作《魔武传说》里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个名叫如日中天的拳法家创造了两个让所有玩家都难以企及的记录,第一是自创建人物后1000多小时游戏时间里,没有死过一次;第二超过千场的斗兽场比赛里未尝一败。当他的名声响彻整个游戏世界时,又突然的消失。当梦境版《魔武传说》上线后,他以剑士的身份再次出现……
  • 七仙女传奇

    七仙女传奇

    林玉茹,天庭七公主,为了一段人情,亲自下凡报恩。玉茹下凡投胎却阴差阳错的投错了胎,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让玉茹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了一起,两人历经艰难,终于决定在一起时,却从天降下了一个晴天霹雳的结局,玉茹最终知道了自己不是白家亲生的骨肉,她痛苦不已,决定离开自己心爱的人-柳依琪。途中经过了风风雨雨,两个有情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玉茹产下女儿的半年,由于母后的寿辰,她不得不回天宫,玉茹与依琪约定3年后再见,可玉茹就一去未回,依琪得知爱妻死后,最终抛弃家人,落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