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35800000013

第13章 《海顿主题变奏曲》赏析

交响变奏曲是一种用交响乐队演奏的大型变奏曲,它的特点是用庞大的交响乐队逐层深化地展开音乐主题材料,多个侧面地塑造音乐形象。勃拉姆斯创作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就属于这类交响乐作品。

《海顿主题变奏曲》有钢琴四手联弹和交响乐队演奏两种乐谱,谁在谁先难以确定,它们的先后次序问题当然不是主要的。古典作家的交响曲大多都有总谱和钢琴谱,前者主要是用于乐队演奏,后者一般用于效果试听、向朋友请教、小范围欣赏等。对于这部交响变奏曲,一般倾向于专为大型交响乐队而构思而作。

早在1870年的时候,勃拉姆斯就从《海顿传记》的著名作者鲍尔那里欣赏过一首作品的音乐主题,这个主题是海顿为管乐器而作的《嬉游曲》第二乐章中的,在原曲主题上还标了“赞美歌,圣·安东尼”(Chorale St.Antoni)这个名字。1873年夏天,勃拉姆斯来到巴依扬山麓舒达仑拜克湖畔避暑,他住在图勒格那里一栋二层楼的别墅里,他想起了那个带有古老、质朴风格的主题,随即开始就用这个主题写作交响变奏曲。很快,1873年8月间作品写成,勃拉姆斯和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在一些朋友面前在钢琴上弹奏这首作品,受到朋友们的赞美。就在这年的11月,勃拉姆斯在维也纳亲自指挥了这首交响变奏曲的演出,给听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部作品后来一直成为音乐会的常演奏曲目。

勃拉姆斯给所写的交响变奏曲取名为《海顿主题变奏曲》,另外也加了一个副标题。显然是告诉人们作品的主题是从海顿为木管乐器演奏而写成的一首嬉游曲摘取而来的,并主题也有它原来的名字。顺便提的是这个主题在路德·巴赫和其他一些作曲家作品中也按各种方式引用过,它可能是一首古老的赞美歌。至于圣安东尼,传说他是中世纪一个聪明的苦行僧,他经历了魔鬼的种种诱惑而不为所动的考验。这一美妙的传说曾经激发很多画家和作家,例如福楼拜等,创造了一些有名的油画和小说。勃拉姆斯选取这个题材作为变奏曲主题时,不仅因为音乐本身的特点,也许他也很仔细地琢磨了这个故事。不过从他的这部交响变奏曲中难于找到这个故事的影子,他毕竟不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仍坚持他追寻古典的目标。

这首变奏曲结构严谨,变奏手法丰富,共有八段变奏和一个分量较重的尾声也称“终曲”。

原形主题首先在降B大调上出现,行板的速度,2/4拍子,结构采用了常见的二部曲式结构,即由两个乐段构成。在海顿原曲中用两个双簧管、两个法国号、三个大管和一个蛇形号演奏。勃拉姆斯则采用了双簧管、大管、法国号、氏音弦乐拨弦的配器,同时和声背景还由管乐奏出,模拟了管风琴与宗教合唱的效果,整个音响自始至终都带有肃穆庄严的宗教气氛,突出了赞美歌式的风格。

第一变奏是稍活跃的情绪,在降B大调上用2/4拍子写成。在这个变奏中贯穿着主题结尾处的一个音型,它固定出现在管乐与定音鼓声部,弦乐组用流动的华彩波动音调进行。在进行中隐含着主题旋律,后来力度加强了,弦乐本身高低相互问答,即在弦乐组中还有小提琴与中提琴及大提琴用八分音符与三连音的对置,节奏十分活跃,最后也是它们之间不断的模仿。然而,这一变奏却是在管乐和定音鼓演奏的降B音作背景的情况下逐步减弱而悄悄结束的。

第二变奏是活跃的情绪,在降b小调上用2/4拍子写成。音乐虽然转入了色彩较暗的同名小调,但性格上却是欢快活跃的。每句音乐起头都有一个强奏小节,接着的几个小节则是弱奏的附点节奏,很有些节奏明快的匈牙利舞曲的风格,加上主题音型仍然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弦乐器则用另一些音型为之装饰,使音乐突出地表现了轻快、急进而富有动力的特色。

第三变奏是流动的情绪,转在B大调升上用2/4拍子写成。上个变奏中的附点节奏在这个变奏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流畅抒情的旋律。在面貌全新的旋律中依稀可辨原来的主题骨架,为旋律配置的和声渗入了色彩,使音乐具有浪漫曲情调。同时也兼有交响曲行板乐章的特点。

主题开始由双簧管和大管相隔八度奏出,中提琴、大提琴和低产提琴则以八分音符的齐奏同时在低音出现。随后,主题转到小提琴和中提琴声部,长笛和大管则以分解和弦音的活跃音型作背景。后部分开始是法国号与大管的对话,然后转移到小提琴声部,出现新的动机,到木管内部的对答,当回到变奏开始的进行时,乐器配置已作了大的改变。这一变奏和声写法较多,很少有单线条的旋律呈示,但在和声中却有复调的倾向,可以感受到和声中有旋律进行。

第四变奏是流畅的行板,转为降b小调用3/8拍子写成。这里是变奏曲第一次转到三拍子,旋律流畅但速度徐缓。由于是在小调上,不免罩上一层暗淡的色彩,音乐中透出忧伤哀怨的感情,相当于一首悲歌。主题先由双簧管和法国号奏出,这两件乐器一个明析、一个圆柔,结合起来的音响接近女性性格的苦涩。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构成的音型与旋律形成复调的呼应,另外还有低音弦乐器不时的衬托。接着,主题移到弦乐器组,十六分音符音型的对比进行出现在木管乐器上。后来,旋律仍然由双簧管和法国号演奏,只是旋律发展用了些模进从而显示它具有展开性质。音乐的整个情绪是奇妙的。

第五变奏是充满活力的情绪,在降B大调上用6/8拍子写成。这里速度突然增快,使音乐气氛一下变得明朗、活跃起来,特别是主题的顿音写法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轻快特点,整个变奏充满了欢快、诙谐,使人很容易想到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中的诙谐乐章。主题开始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先后以三度并行的状态跳跃奏出,伴奏的快速音型则由弦乐器与木管乐器先后演奏,并且力度上采用先突强后突弱的处理,很有表现力。其中在主题第一次由木管乐器演奏后,穿插进了弱拍上的重音和切分音效果,以及在6/8拍子的基础上出现的3/4拍子的音型和节奏,更增加音乐的诙谐情绪。后来当小提琴演奏变化了的主题时,长笛和双簧管奏出了节奏舒缓的呼应性音调,这是前面的再现发展。在这个变奏里,短笛的使用为音乐增添了不少光辉闪亮的色彩。

第六变奏是充满活力的情绪,在降B大调上用2/4拍子写成。这个变奏的性格和前一个变奏的性格一样,同时有点进行曲风味。音乐旋律先由法国号和木管乐器灵巧地奏出,开始几小节的动机像是原形主题浓缩的倒影,这一进行还在这个变奏中多次出现。弦乐器以拨奏原形主题音调作为背景,造成整个音乐律动性格变得突出而充满着勃勃生机。这一变奏还有三部性质,第一段中有向D大调的临时变调。中间段地方用了双簧管、单簧管、法国号、中提琴演奏“原形主题浓缩的倒影”,并且以此与弦乐、木管的激烈琶音的演奏作一番呼应,接着以乐队全奏使音乐推向强有力的高潮。最后段回到原进行,但有所变化。

第七变奏是典雅优美的情绪,在降B大调上用6/8拍子写成。这一变奏与前两个变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速度稍慢,优雅庄重,像一首充满幻想般色彩的田园诗,具有三部性质。音乐开始,音乐旋律在下行琶音背景上由长笛和中提琴奏出,后来转大管和小提琴演奏,琶音背景显然来自变奏六。中间段地方富有特点的是弦乐以渐强、渐弱相结合,极有表情地演奏了大幅度的旋律进行,出现过6/8拍子与3/4拍子的交错,使音乐的幻想色彩更浓。最后再现了开始的音乐材料,有较大的变化发展。当音乐逐渐减弱时,在奇特的和声色彩中使用了具有摇荡感觉的半音倚音写法,将听众带到了一个如梦如痴的境界中。

第八变奏是不过分的急板,在降b小调上用3/4拍子写成。这一变奏有其非常独特的性格,它是整个交响变奏曲中最有特色的。弦乐器全部用上了弱音器,造成音响色彩沙哑、暗淡、轻弱。速度是快速的,但力度一直控制在极弱状态,为音乐进行注入了神秘恐怖的因素,仿佛一层阴影笼罩在大地。通篇使用了细腻的复调写作手法,像对比、模仿、倒影等,从中体现了勃拉姆斯高超的复调音乐写作技巧。乐句接复对位的要求,神秘的音乐开始,中提琴和大提琴神秘地奏出了原形主题开始三个音的倒影。然后由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与低音旋律相似的音调,后来原形主题音调被展开于各个乐器层上,真是变幻莫测。第二部分由大片断的模仿音乐开始,声部模仿的前后顺序几乎都是相差一拍。最后自从小提琴、长笛、双簧管演奏音乐背景后,全部因素逐渐发展为一种切分反复音型和半音级进音型,音乐以渐弱逐步结束。

终曲是行板速度,在降B大调和降b小调上用2/2拍子写成。这个变奏用了“帕萨卡里亚”固定低音(固定旋律)作法,低音主题始终不变地反复18次,音乐作了19次变奏以及加上一个尾声的处理。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新世纪欧美类型电影

    新世纪欧美类型电影

    本书探讨了由美国电影市场所反映的类型动态,以票房收入为主要考量指标,考察类型格局及其演变模式,归纳出新世纪以来的类型流行趋势;同时以“作者”与“类型”的结合为视角,考察那些创造性地利用又改写了类型惯例的欧美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审视类型创作的新趋势,如类型自反、类型混合及“独立坞”现象等。在类型选择上,既有西部片、战争片、传记片、政治惊悚片、浪漫爱情喜剧等传统流行类型,审视它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表现;亦有构成当代文化现象和政治寓言的新类型,如超级英雄电影。在案例选择上,着重于类型与深度相结合的作品,考察“作者”如何影响了类型程式和惯例系统,社会文化潮流又是如何通过电影类型与大众进行交流的。
  • 音乐的故事

    音乐的故事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其实我真不是好人

    其实我真不是好人

    从小在被誉为混乱之界的罪域长大,性格冷漠的少年+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善帮兑换物品的善良系统=???在又一次帮助了别人,在那人感激涕零的目光中,白凌毫不在乎的离开,清点着自己又获得了多少善契...
  • 逆天战神

    逆天战神

    身为帝尊的他,本是上界最耀眼的星辰,最后却沦为一枚被牺牲的棋子,黯然陨落。幸而苍天眷顾,他不但重生下界,还意外获得宝物——战神系统!这个宝物真的很逆天!天生废体?没关系,你多打架就能成为战神!缺少法宝、丹药?没关系,本系统可炼制一切丹药!功法太差?没关系,本系统可转换世间任意功法!没有势力、帮手?没关系,本系统可召唤各大位面的强者!
  • 青春的客人

    青春的客人

    “我是笔墨,在一个叫青春的地方,做了一场客……”光阴的逝去,总是会留下痕迹,那些回忆,是最深刻的痕迹。在流年的深处,淌这我们唱过的歌,印着我们许过的愿,封着我们传过的情书……我们在青春里,像夏花一样的绚烂。这是描写青春的小说,有成长,有欢乐,有悲酸,看那美好的青春,催促一群青涩的我们。
  • 斗罗缀梦

    斗罗缀梦

    清风花影,月沉星辉。酒是老酒,不是熟悉的酒。斜月两当心画,流水三作春分。
  • 紫电清霜

    紫电清霜

    一个喜欢在阴天里仰望天空的少年,外表清秀的他骨子里却泛着淡淡的忧伤,绝不屈服于所谓的宿命…看他如何逆天改命,扭转乾坤,踏上巅峰之路……
  • 屠天皇道

    屠天皇道

    仙道渺渺何成风,一朝入道逆天行。五腾八话碎鸿梦,谁叫他人骗似境。夜雨忽来昨日路,誓死不许笑问灵。征途漫漫大千骨,屠天皇道我辈狂。
  • 斗罗之假面驾驭

    斗罗之假面驾驭

    一名平平无奇的地球学生,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一个以魂师为尊的斗罗大陆,成为一个路过假面骑士。
  • 说好爱下去

    说好爱下去

    因为一句誓言,他们牵手一起走过只有两块钱的日子,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跨越任何障碍。然而学校和社会有着太大的差距,他们努力、坚持着,爱情和现实,谁会妥协……
  • 冷酷殿下判出局

    冷酷殿下判出局

    为毛她就这么悲剧啊!总是被奸人陷害不说,父母惨死,哥哥与她断绝关系,未婚夫都要抛弃她?她告诫自己:“不坚强懦弱给谁看!”半年后她华丽地再度出现,化身嗜血公主,报父母之凑!那个男人却说爱她?“男人你早已经被判出局了!”她潇洒离去。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本书选收安徒生童话二十三篇,是这位童话大师笔下最具魅力的作品,迄今仍代表着世界童话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类心灵的篇章,处处凝聚着作家的实际生活感受,洋溢着作家的浪漫向往,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们为之着迷,成年人读起来也会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