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8800000021

第21章 萨满教的火神信仰与防火

在北方民族萨满教观念中,火为神圣的东西,它既能带来灾难,又能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为了防止火给人们带来灾难,在萨满教体系中出现了一整套严格管理和保存火苗、禁止乱捣火堆等禁忌规范。

如鄂伦春族忌讳用木棍乱捣火舌,人们认为这样做会捅瞎火神奶奶的眼睛。围着火堆喝酒时,也得先向火堆扔块肉洒点酒,以敬火神。

有关不敬火、没有保管好火苗而引起的恶果以及火禁忌的由来的传说,在鄂伦春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很久以前,在猎人懂得用火烤肉以后,有夫妻俩加孩子3口人,住在山里靠打猎为生。这一天的早晨,丈夫准备出猎,蹲在灶火旁,烤潮乎乎的狍皮袜子,不小心,狍皮毛给火燎着了,烧了个大窟窿。他很生气,顺手舀一桦皮碗水泼在火堆上,然后出猎了。

妻子干完活,感到冷,进屋拢火堆烤火。火星迸起,她身上穿的新袍子被火星烧出个洞。她很生气,“噗噗”用脚踩了几下火堆,然后出去拾柴火。

过了不久,孩子爬起来,见爸爸妈妈都不在,就自己动手点火,蹲在火堆旁边烤肉吃。不小心,火星烫伤了他的手。他很生气,用木棍乱戳了一通,把火捅灭,然后出去玩了。

妻子回来,进屋做饭。想拢火堆,却怎么也点不着。丈夫回来了,也试点,仍点不着。两人从晌午忙到太阳西斜,也未能把火点着,最后让孩子点,也同样点不着。

夫妻俩合计半天,决定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住。一家3口饿了一夜,一大早起来,3口人轮流试点火,仍是点不着。于是,他们拾掇好东西,往别处搬家。

在半路上,3口人又冷又饿,下马分头去找糟木屑。丈夫走出去没多远,碰见一个老太太,坐在木头墩子上,正在伤心地哭泣,泪水哗哗淌下来,结成了两根粗冰柱,以至于她的下半身被冰包围着,不能动。丈夫很奇怪地上前请安,问:“你有什么伤心事啊?”

老太太气冲冲地说:“你还好意思问?要不是你用凉水浇透了我,我怎么会遭这份罪?”

丈夫听罢立刻明白了,是自己得罪了火神“托布堪”,连忙跪下求老太太饶恕。老太太停止哭泣,点点头,不见了。

妻子走出去没多远,也遇见一个老太太,坐在石墩子上,浑身是冰,眼睛里也结着冰,鼻子流着黄黄的脓,胸前冻出两根黄脓柱子。妻子吓坏了,磕磕巴巴地问:“你是怎么啦?”

老太太气冲冲地说:“你还好意思问?要不是你一连踩我几脚踩灭了我,我怎么会遭这份罪?”

妻子听罢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得罪“托布堪”。她连忙下跪求老太太饶恕。老太太抽抽鼻子,鼻子不再流脓了。老太太也不见了。

孩子在近处转了两圈,没有找到木屑,不料碰上个老太太,坐在木墩子上,浑身挂着冰,眼里也满是冰碴子,鼻子挂着黄黄的脓冰柱,嘴里喷着血,衣襟被血浸透。孩子吓坏了,一边往后退一边问:“太贴,太贴,你这是怎么啦?”太贴就是“奶奶”的意思。

老太太气冲冲地说:“你还好意思问哪?要不是你用木棍乱捅我的嘴,我怎么会遭这份罪!”

孩子挺聪明,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得罪了“托布堪”。他连忙下跪求老奶奶饶恕。老太太不再吐血了,也不见了。

一家3口碰在一块儿,各自诉说了遇到的怪事。丈夫说:“咱们快赶路,借人家的火种点火吧!”于是他们继续赶路。

搬到新地方后,妻子去邻居借来了火种,可是点时只冒青烟,不起火苗。他们摆起兽肉上供,3口人齐跪下拜,火苗这才“噌”地一下着了起来,还着得很旺。

从那以后,人们才开始信奉“托布堪”,渐渐形成了习惯。做好吃的不忘记先扔给火一点,喝酒先洒给火一点,而且不准往火里泼水、插刀子,以示敬奉“托布堪”。

这一传说具有明显的防火教育功能。实际上,在文化水平不高的乡民社会中,类似的神话、传说、故事所起的环境意识教育功能远远超过都市社会中《环境白皮书》之类的书刊对城里人所起的作用。

民间传说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进行环境教育的民俗手段。从类似的民间传说中人们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所以在生活中处处谨慎对待火苗、严密保管火苗。

鄂伦春族人搬家时,要将灰土轻轻埋在火堆上后再慢慢倒水,并祈祷火神:“我们要搬家了,不要惊动您。”这些看似弄神弄鬼的做法,客观上起到防止因没有灭好火苗而引起火灾的功能。

由于北方狩猎游牧民族大都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带,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灾难莫过于火灾。一次大的火灾足以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化乃至毁灭。看似迷信的一些萨满教禁忌,实际上成为一套保护环境的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类似鄂伦春族的这种具有防灾功能的萨满教火神崇拜禁忌,在其他北方民族中也较普遍。约翰·普兰诺·加宾尼《鞑靼蒙古史》记载,古代蒙古人的祭火禁忌,他写道:

虽然他们没有关于正确行为或避免罪恶的法律,但是有被他们说成是罪恶的某些传统的事情(这些是他们或他们的祖先所用意想出来的)。例如,拿小刀插入火中,或甚至拿小刀以任何方式去接触火,或用小刀到火锅里取肉,或在火旁拿斧子砍东西,这些都被认为是罪恶,因为他们相信,如果做了这些事,火就会被砍头。

古代蒙古人的这些信仰禁忌,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习惯法的作用。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曾经把一些对生态保护有益的萨满教禁忌列入了他的“札撒”法典中,以法律的形式条例化了。那些条文可以视作比较原始的环境保护法的萌芽形态。

以火净化环境、防止传染性疾病的规范也是萨满教所固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北方民族的先民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早已认识到了火的消毒作用,并使其广泛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鄂温克族的火神称“埃湿坎托戈”或“灶火妈妈”、“灶火奶奶”、“灶火娘娘”。她是一位极老的驼背女神,两肩各有一个装有木炭的小口袋,栖身在炉灶里,是宇宙女主神埃湿坎的重要助手。每逢萨满祭神,鄂温克人总要先拜这位女火神,将她视为一家之主、氏族之目、每个人灵魂的保护者。

鄂温克人还认为,火神具有驱除邪恶的超自然力,因此以火清除室内的凶神,以火清除猎具上的秽气。萨满在跳神之前,要以火熏烤他的神具。

每当传染病流行时,鄂温克人给灶膛换火,而且必用钻木取火的方式获得新的圣火。这实际上也寓含着对人类原始文化的崇拜观念。平时,鄂温克人经常向火神祈求猎物丰盈,鹿群兴旺,人丁安康,他们经常向女火神献祭,好吃的东西让火神先尝。

古代蒙古人相信万事万物是被火所净化的。有一位外国旅行家鲁不鲁克曾经在他的游记中说,要送到宫廷去的一切东西,都须由萨满拿着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他们将这些东西留下一部分,作为他们应得的份额。他们也拿着死者的所有寝具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加以净化。

蒙古人早已认识到火的杀菌消毒作用,并使其通过宗教禁忌的方式作用于民俗生活中,充分发挥了火的净化环境功能和消除病菌作用。尤其是将死者的衣物用火消毒具有明显的防止传染病的作用,这些都是在卫生学和医学上能够说得通的科学道理。

鄂伦春族忌讳生人随便闯进“仙人柱”。生人要用事先贮藏的“阿刻哈”烧出的烟周身熏一遍之后,才能进“仙人柱”。萨满对这个习俗更为注重。请萨满进“仙人柱”前,主人必须将萨满所坐的铺位用“阿刻哈”烟仔细熏一遍,否则萨满会认为不洁净而不肯入座。

[旁注]

狍 属哺乳纲鹿科反刍草食珍贵动物,俗称草上飞、矮鹿、野羊,鹿科狍属的一种。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无角。狍体长达1米余,尾很短。雄的有角,角小分三叉。冬毛长棕褐色,夏毛短栗红色。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民间传说 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种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习惯法 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既非纯粹的道德规范,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规范,而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准法规范。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但仍然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钻木取火 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较为粗糙,在摩擦时,摩擦力较大会产生热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传说在一万年前,我国的燧人氏在燧明国即今河南商丘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

[阅读链接]

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是意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曾经于1246年奉教宗依诺增爵四世派遣,抵达蒙古帝国上都哈拉和林,晋见蒙古大汗贵由。他在所著《鞑靼蒙古史》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见闻。

据《鞑靼蒙古史》的记载,当使者们或王公们或任何人来到蒙古人那里,都要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以便加以净化。另外,如果有火从天空降落到人畜身上,蒙古人也由占卜者以同样的方式加以净化。由此可见,古代蒙古人相信火具有净化作用。

同类推荐
  • 哈勃望远镜20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哈勃望远镜20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哈勃望远镜的20年了解宇宙。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的郊野研习中心,自1995年启用,一直以来致力于在香港及邻近地区推动环境教育和天文教育的工作。除了0.5米口径望远镜外,还有大量小型望远镜等天文设备,平日提供天文课程、天文观测活动、教师培训等,以推广、普及和提升地区的天文知识水平为宗旨。天文馆在2006年引进了数码立体星象馆系统,使用全天候运作的虚拟数码技术,为天文教学及星空体验提供了最佳工具,成为地区上的先驱。
  • 自然史

    自然史

    《自然史》是法国作家布封的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的诸现象做出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在物种起源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作者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这些观点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书中关于动物形态的描绘尤富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为各种动物勾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肖像,使得全书内容极为充实、有趣。
  • 生态文明论

    生态文明论

    本著作将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变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内在联系,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题中应有之义,剖析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特别是剖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关系。
  • 西部大开发系列丛书:西部生态环境

    西部大开发系列丛书:西部生态环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统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显示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气魄和胆略。很明显,实施这个战略决策,将给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也必将对于全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同时也必将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
  •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按单元列出教学目标、考评测试及科学素养读物。教学目标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目标一一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热门推荐
  • 禁忌剑神

    禁忌剑神

    有一种叫龙的生灵被称为妖族禁忌。有一个叫无衣的人被尊为人间剑神。
  • 消失的那一秒

    消失的那一秒

    美丽的海滨城市,普通的校园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涌动,周围的人接连莫名其妙地死去,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恐慌,消失的0.01秒,天才少女和死神的决斗。如果这注定是一场悲剧,“我”宁愿回到曾经那个“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爱情、亲情、友情,人伦、道德、法律,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 小八小九

    小八小九

    一夜如梦心中住魔咒一言飞流恍然忘前愁一念之隔浸一壶浊酒一眼一生无求一颦如魔不惜自入瓮一叶知秋爱恨莫须有一字白首浅情挥不休一唤一生风流
  • 化龙宗师

    化龙宗师

    习武天才龙在天,在晋升武道宗师的当天,被一颗“龙珠”带到了神奇的梦仙大陆,并重新成为了一个胎儿!虽然一身功力尽没,却因祸得福的破解了“龙珠”的秘密!得到华夏武林失传几千年的至高秘籍——《化龙道》!秘籍中形容化身“龙形”后有“翻江倒海,通天彻地”之能。而其修炼的第一个条件就苛刻的令人望而止步——五岁之前必须打通全身经络!否则化龙无望!新的世界,新的人生。龙在天将如何抒写一段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龙在天:“我的能量,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 无法修复的时光

    无法修复的时光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是她今生无法躲过的劫。一桩桩一件件,将她的身心弄得千疮百孔。无论她怎么逃,都逃不出那两个人的手掌心。 所以,你们到底是谁呢?
  • 两袖清风——于谦

    两袖清风——于谦

    本书讲述了于谦的勤政爱民、政绩卓著。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是国家的柱石,人民的英雄,却是小人的仇敌;他只善谋国,不善谋身,最终遭到卑劣的政治陷害。
  • 鬼医世宠,邪妃傲世天下

    鬼医世宠,邪妃傲世天下

    重活一世,我莫夕颜必定不再为看任何人的脸色而活!她,左丞相府毫无地位的庶女三小姐,却因得到世间稀有奇宝五玲珑之一的‘龙珠’而修为大增,到头来她却被三皇子出卖,亲生父亲将她囚禁,龙珠也被自己的嫡长姐亲手自丹田挖出,不得全尸而亡。待她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居然重生于阴谋即将开始的那一刻,而且龙珠也随她一起重生。君待吾以情,吾以情报之;君待吾以恨,吾以血敬之!
  • 沫染情深

    沫染情深

    她是洛氏集团的总裁,他是顾氏集团的总裁,他和她都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他无情,她无心。当这二人相遇,动的是谁的情,痛的又是谁的心……当她的身份一一揭露,身边的人又是否还是他……ps:男强女强,敬请观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薄书淡情

    薄书淡情

    漫漫风沙轻轻擦过,炙热的太阳高高挂着。“子桃,还有多久?”“不久了,薄薄的书只剩下了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