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5300000031

第31章 以人为本:管理中的仁道思想(4)

孔子说:“修身养性来使所有的百姓安居乐业。修身养性来使所有的百姓安居乐业,尧、舜这样的圣人大概还难以做到呢!”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国学链接:关于尧舜

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出生于唐地伊祁山,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了极深刻的影响。

诸子之言: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现代人在使用这句话的时候,往往说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虽然在语序和个别字的使用上发生了变化,然则不失孟子原义。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如果把“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道德含义除去,而只把它们理解为“有为”与“无为”,则这句话又成了纯粹的道家思想。人们常常只把“无为”看成是道家主张,其实至少庄周这个道家宗师也有追求“有为”的一面。

在《庄子·外篇·山木》中,庄周曾自比“腾猿”:“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猴子抱上了高贵的大树,便得志称雄,“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而一旦掉到了荆棘丛中,就低调做人,“危行侧视,振动悼栗”了。换句话说,在庄周看来,人当得势时是“有为”的,所谓“无为”,就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时的生存方式:“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

延伸思辨:达则兼济天下,责任当仁不让

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都表明了一种古时君子朴素的做人准则:自己发达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别人,这是君子的社会责任感所在。而后世文学家范仲淹也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操守。他强调的是把国家、民族、他人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中国历史上的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时,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明知凶多吉少,念及“国家至此”,毅然前往和元军谈判;被捕后,几度挣脱敌人魔掌,以期重整旗鼓,收复大宋江山,表现了这种精神;明朝海瑞,冒着丢官舍命的危险,反映民情,说出真话。他为人民忧,为人民愁,为人民大声疾呼,尽管被罢官,仍然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忧在百姓前,为人民鞠躬尽瘁,依然反映出这种精神。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私欲这组矛盾,从古到今始终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有的人经不起物欲的引诱,享一时之乐,贪一己之利,而置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鬼迷心窍,灵魂丑恶,行径肮脏,犯下了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罪行。原广西自治区主席成克杰,为了个人多攫取“好处费”,竟然下令压低土地出售价格,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他眼里、心里,哪有“天下人”的位置?只有他自己!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各种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发达时莫忘记兼善天下,更不能大肆挥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为一己之乐,造成百姓之苦、国家之忧。愿先哲警句像一口古老的洪钟,常鸣在人们的心间。

精彩典故:

闻鸡起舞

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有些人在发达时想为别人、社会做点事情,却往往缺乏那个能力。古往今来,中国历代许多名人都是在“穷”时便为日后“兼济天下”做好充足准备,他们或者闭门苦学,或者寻访名师,以期有朝一日名闻天下时,能够为百姓、为社稷、为君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祖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室,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坤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祖逖提议,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韬武略。

宰相之杰

有了年少时积累的学识经验,有了窘迫时锻炼的社会阅历,等到一定的机会他们就能开始“兼济天下”的旅程,明朝著名的改革家、被誉为“宰相之杰”的大学士张居正也是其中之一。

明朝嘉靖年间,政治黑暗,财力匮乏,倭寇入侵,民怨沸腾,加上明世宗不理朝政,奸相严嵩一手遮天,独揽大权。有远大理想抱负的、时任翰林院编修(相当于储相)、年仅25岁的张居正目睹这一切腐败后,向明世宗上《论时政疏》,但没有得到采纳。因此,他内心十分愤慨,郁郁不得志,感到怀才不遇。30岁时,他称病辞官回归故里。在江陵老家他种了半亩竹子,闭门苦读了六年,过着“独善其身”的生活。

此后,他又重新入仕,49岁那年,经过宦海沉浮的他终于当上了内阁首辅。此时可以大展宏图了,他便开始“兼济天下”:整饬边防,恢复屯田;澄清吏治,推行“考成法”;裁减驿递,节用爱民;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实施“一条鞭法”,清丈土地。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农民的负担有一定的减轻,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库的收入也大为增加。张居正的一生实践了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在困穷之际,没有追求富贵,没有改变节操;在顺利通达时,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

当代镜鉴: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

孔子将是否能做到“修己以敬”看成是否能成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把“修己以安百姓”看成是连尧舜也难以达到的一个高度,而孟子认为君子“达”时便应“兼善天下”,儒家先贤们的这一标准是否适合平常百姓,我们暂且不论,而能否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达则兼善天下”,确实可以成为衡量职业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凡进入管理阶层,无论职位高低,都会配置下属。管理者对自己的下属不仅拥有管理权,更应对他们负有责任感。要管理好部下,首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时时处处为他们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就是“修己以敬”。我们不可想象一个管理者自己素质低下,办事不认真,怎么可能让下属的素质提高,办事认真。一个原本素质较高的下属,一旦长期处于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手下,很可能也会变成素质低下之徒,因为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往往很难,而要想堕落,却是很快很容易的。其次,是要担负起对下属的责任,也就是要“修己以安部下”,如果你是一个总经理,那么就要“兼善全公司员工”。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尤其是对一个总经理来说,让全公司员工都能安居乐业,不只是准时为他们发放工资那么简单,还要考虑怎样管理教育培训他们,让他们能在经济上、技术上、精神上、素质上,都有所提高。一个管理者对下属的责任与一个慈善家对穷人的施舍是完全不同的,慈善家只要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捐献给贫穷者就可以了,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则是以培养教育和组织管理部下的方式,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来达到满足下属经济上和精神上需要为目的。

作为一个成熟的职业管理者,除了对本企业的投资者和雇员负责之外,还必须为社会负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修己以安百姓”是相对“修己以安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个企业的存在,绝对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除了赚钱之外,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最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具有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使命。一个企业如果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形成这样的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仔细研究那些世界著名企业,我们会发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以赢利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它们大多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之类的崇高使命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核心。

同类推荐
  • 文学名家(下)

    文学名家(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物质文明史

    中国物质文明史

    本书以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线索,撷取北京直立人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先秦钱币、秦始皇陵、马王堆汉墓、四大佛教石窟、宋代官窑、明清紫禁城等留存于地上和地下的著名文化遗存,以点涉面,以史带论,就中国的远古人类、史前文化、古代玉器、古代青铜器、古代钱币、古代墓葬、古代纺织与服饰、古代佛教艺术、古代陶瓷、古代建筑等独特的物质文化展开较系统的介绍和探讨,内容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农学、钱币学、矿物学、冶金技术、纺织技术、陶瓷工艺、建筑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体内有无数个怪物

    体内有无数个怪物

    太古一梦,执掌玉玺,化身阎罗,体内有无数怪物,力压诸天万界,横扫诸天大佬。
  • 属于冬天的温情

    属于冬天的温情

    距离是每对恋人都过不去的坎,学生之间常说的距离不是问题哪又是什么呢?希望每一对异地恋都有自己想要的结局
  • 花开叶落几顾浮生

    花开叶落几顾浮生

    曼陀罗华也好,曼珠沙华也罢。一念为仙,一念为魔。满天花海便是世界,花开叶落,有几世圆?成仙或是成魔,终是为了灵魂的放逐。纵然为魔,依然可以立于幽冥之巅,俯瞰风雪朔漠。
  • 新神探联盟之若白

    新神探联盟之若白

    若白,一个不存在于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就这么出现在德城,还跟大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也跟着开始了。。。。。。
  • 扶瑤

    扶瑤

    她,生当不凡!却遭命运愚弄...前路坎坷,她应何去何从?
  • 萌系甜心别撒野

    萌系甜心别撒野

    偶买噶!回国第一天,竟被告知多了一个未婚夫!这也就算了……可那家伙不仅脾气差,嘴巴毒,还是一个超级自大狂。第一次见面就害她当众出糗,还污蔑她投怀送抱。“呵呵,不好意思!本小姐就算喜欢一只猪,也不可能看上你!”“巧了,我也是。”可就是这个平时总是吐槽她,欺负她的自大狂。却在生死攸关之际,为了她连命都不顾!“没有你,这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 梦国乱

    梦国乱

    几百年前,两颗小行星经过地球,使中国和欧洲分别诞生了盗梦族。他们虽然都拥有强大的造梦术,却有正义和邪恶之分。人类未来某一天,梦游症忽然肆虐了整个世界,人类在慢慢消亡。为揭穿西方盗梦族阴谋,拯救世界,中国盗梦族最后的传人——顾立秋为了拯救人类,深入梦境寻找梦游症解药,却不小心遭到暗算,沉陷进梦境迷失域。他在梦境迷失域,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直到后来不得不离开那个梦境。他终生都想回到那个梦境里,却注定痛苦一生。要想解救梦里的深爱的女人,他想尽办法找到并杀死梦里那个恐怖恶魔,在现实中的化身。
  • 柳乐阁

    柳乐阁

    长安城内有一柳月阁,来历神秘,势力强大,行事却古怪异常。它们位于都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却不做生意,只管问来人一个问题,不论贫富,不论贵贱,不论国籍,亦不论男女。只要他们答出谜题并付出最心爱之物,柳月阁就允他一个心愿。无数人为此趋之若鹜,却皆被挡在门外……"孟婆婆,我要忘情水"终究还是没忘了他
  • 太古大主宰

    太古大主宰

    弹指破苍穹,瞬息踏乾坤!你若成佛,我便入魔,任你上天入地,我必诛杀于九幽深渊!少年得太古吞噬决,在杀戮中崛起,吞噬寰宇,睥睨九霄!
  • 我真的无敌啊

    我真的无敌啊

    夏侯轩成为富家公子,只想好好地做个纨绔子弟练功?这辈子都不会练功的,只能靠加点维持一下基本的武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