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4400000049

第49章 附录:观察记者刘晓林谈中国国学热的背后(3)

让几岁孩童开始读经,“国学”从娃娃抓起,已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现象。多个城市的多家幼儿园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原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成都市青少年宫“国学班”近百名四五岁的小娃娃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这些古文,至于什么《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全都不在话下,这让众多“国学”专家赞不绝口。而在北京,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石碑林立、古树参天的孔庙里上着“国学”启蒙课。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也举办了“少年国学班”。武汉开设童学馆,孩子们着汉服,诵国韵,背“千字文”。兰州晨报联合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向广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及中小学生共同发出“打好国学基本功底,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议。广州市教育局将推广中小学生“读经”的做法,广州市人大代表呼吁在幼儿园、中小学推进“中华古诗文、经典文化诵读”工程;

增设“国学”课程的热潮此起彼伏。普通百姓对佛教日趋热衷、知识阶层对禅宗日益渴求、商界对兵法兵学的兴趣有增无减、各阶各层对风水学及命理学的关注兴趣与日俱增……等等,都给了一个开“国学班”、“国学课”的理由;

甚至,连现在的许多老外都以能懂一些中国“国学”为荣幸了。全球联合祭孔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外国人评说中国文化……“国学”活动遍及世界。

据介绍,韩国有100多所大学设有中国学或者中国语系,有4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汉语课程,各类在校生学汉语的总计16万多人。不但是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韩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也掀起一波波的中文热。据悉,全球大约100多个国家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机构内教授中文课程,约有2500万至3000万名外国人学习汉语。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外国人也急剧增加,2004年达到8万人。目前在国外使用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近一亿……

等等,等等……

看来“国学”的确有些“热”!

“热”不“热”,媒体的关注度往往是检测的最好的温度计。君不见,所有大小媒体一窝蜂地“言必谈国学”—要么宣写有关“国学”细枝末节的争议,要么大谈“国学”文化普及的重要,或者说“国学”学术要走向大众,或者摆学者之间的对错是非,说来争去,最后无不提升到“国学”、传统文化的高度。“国学”的“火”在眼前晃来晃去,不经意中映红了一些国人的脸,也无意中照亮了一个时代的国人的“黑夜所给的黑眼睛”!

观察记者经常看到,在许多书店里,《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书总是摆在最醒目最显要的位置,不少人手捧一本在那里如饥似渴地低头阅读,大有“饿牛闯进了菜园子”的“相见恨晚”感。书架上“国学大师”的经典著作和“国学”普及类读物占相当比例。如“国学启蒙经典”丛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如《万历十五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等,还有《中国式管理》、《儒家管理哲学新论》、《老子管理学》、《读禅悟管理》等等,不一而足。

观察记者也时时听到,很多聚会场所,大家的热门话题多是某夜又通过央视“百家讲坛”目睹于丹如何讲《论语》的。“这个女子真厉害,很有口才,无论什么总能很快地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把本来生涩难懂的理论讲得那么有声有色,扣人心弦!而且能够引用那么多生活故事作为诠释的例子,给人启迪!绝了!”“她把《论语》品出了自己的味道,她所获得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抓人!”

观察记者不断地观察到,有关“国学”学术名人的动态轶事无日不有。

同样,观察记者也注意到,有关“国学”的争论辩驳无处不在……

这就是“国学热”吗?

在“中国国学已经大热”这种声音里,却也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夹杂于其间:“中国现在根本称不上‘国学已经大热’!中国国学并没有真正热,离国学热差得太远!”

支撑这种观点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首先是认为,现在大家所涉及到的“国学”的面不够广,仅仅是“国学”巨大冰山的小小一角而已。中国“国学”包含了多少内容?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光从《国学宝典》的经、史、子、集分类的目录结构这一项来看,就可以了解到“国学”究竟包含了多少内容!

而《论语》、《庄子》只是其中两本书而已,《三国》也不过是“国学”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唐诗宋词也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怎么能因为大家对这几个方面的好奇和了解,就说“中国已经是国学热了”呢?

“国学”这个名词很流行,但很多人对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并不清楚。“国学不光包括四书五经,还包括文字学、音韵学、校勘学、文献学等。”有专家说。

什么是“国学”?目前论界对此大约有三类说法:一是“大文化说”,认为“中华文化即国学”,文化即文明,它无所不包,举凡人类一切物质、精神之创造全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例如风俗习惯之类,极其庞杂,故“文化说”,大了;二是“经史子集”说,杂了;三是“三教九家(其实只剩八家)”说,又小了。

因此,有人独创一家之议:建议以“国之道、国之学、国之艺、国之技”来涵盖“国学”要点。“道”是智慧,主要是儒释道三教;“学”主要是“史”和“子”,也包含一些带有“术”的色彩的学说,例如兵学、医学、风水学;“艺”是艺术,孔子提出六艺,那是古代学人必修的,此之外,更多的,是中国人生活中与“美”有关的一切审美创造性活动,例如国画、中国书法、中国舞蹈、戏剧、戏曲、中国功夫等等;“技”是技术、技巧,它与艺的分别,在于其工艺性,古代不重视科技,认为是“奇技淫巧”,但其实都是中国的好东西,例如近一两年国家开始审批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手工艺类的,如石雕石刻、玉雕玉刻、木雕木刻、抽纱绣花、纺织编织、陶艺瓷艺、木作油漆、文房四宝、传统印刷技术、版画剪纸等等,都是很专业性的学问。

由此牵涉到“国学大师”这个称号的争论,也说明“国学大师”寥若星辰,谈不上“国学大热”。

根据“国学”所涉及的内容,许多人认为鲁迅只称得上是一个文学艺术家,还称不上是“国学大师”。中文圈子的明星学者、台湾政坛的“老顽童”李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说余秋雨先生,就连季羡林老先生都算不上“国学大师”!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葛剑雄先生曾经在《新京报》发表评论《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吗?》说,不是说季先生不懂国学,而是一个人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贡献总会有所侧重,季先生学的是梵文,研究的重点是古代印度,主要学术成果是印度古代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研究,因此不应称为“国学大师”。葛剑雄强调,必须首先弄清楚“国学”的定义,“不搞清楚这个,怎么能随便叫‘国学大师’呢?”

前鲁迅文学院院长何镇邦先生认为:“言‘大师’,起码得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我看来,近代也就陈寅恪、王国维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

何镇邦先生说:“人们给国学界封了十几个大师,大多数都可以当作笑话看。季羡林先生学识渊博,人品也好,散文也好,但无论怎样,他是研究梵文的专家,梵文是古印度的文字;张中行辞世时,有人称他是‘国学大师’,其实他的建树是在散文上;鲁迅是文学上的大家,也有人封他为‘国学大师’;红学家周汝昌也被叫做‘国学大师’。中国人应该懂国学,但把它变成‘一种浮躁的炒作’和‘时髦’则要不得。”

其次是按照中国人数比例来说,涉及“国学”的人并不多,因此也谈不上“中国国学已经大热”了。

一些人对记者这样表达他们对“国学”的关注:“平时关注得不多,我不了解国学具体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我对国学概念认识比较模糊,身边的同学对国学普遍没什么了解,只有学这个专业的比较感兴趣。”“我对国学有排斥心理,觉得它和我们的生活离得比较远,不是很实用。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都比较功利,像计算机技能这些马上能用的就很多人学,可是花时间学习国学,顶多是陶冶情操,太奢侈了!”……

综观泱泱大国公民之众,有几个人是真正潜心研究“国学”的呢?大家又获取了多少“国学”精髓呢?怎么能说“中国国学已经大热”了呢?

最后是眼下所演讲的有关内容还不够严谨到位,争议尚多,并没有真正把“国学”研究透,因此,也不能说“中国国学已经大热”了。有人认为,就易中天“品三国”以及于丹讲《论语》来说,与其说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倾倒,倒不如说是其心灵鸡汤式讲解的魅力,令众人痴狂。因为电视受众面广、追求收视率、通俗化解读的特点,决定了专家一进电视,就不再只是专家,且必须是迎合大众的,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大打折扣。这种娱乐化的明星演义,使得电视观众不会认真去读《三国》、《论语》的注释版本,不会去对照了解。这种学习“国学”的方式很容易会丧失掉“国学”内在的营养,而把学习沦为一场利益各方合谋的表演。

人们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它更需要的是潜下心来工作,需要增强课堂教育,加强典籍出版,举行各种推广古典文化活动,培养人们的读书习惯,并从调整内心和谐来修身,把研读“国学”变为由内而外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真正的“国学热”。

同类推荐
  •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慰冰湖著的《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共分三辑十二章,从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或是作者好友经历的故事入手,揭示生活中一些为人忽视的生活哲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生活上,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一个想法的改变,将带来态度的转变。而态度的转变则会导致生活的改变。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美德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美德故事

    书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具有很大帮助性。
  • 抉择: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的心路历程

    抉择: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的心路历程

    只要我坚信自己正确,我决不放弃我深信,只要我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在逆境中我会充满勇气,决不气馁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恫吓或威胁使我放弃目标我会竭尽全力克服生理障碍与挫折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无论我面临什么样的障碍,我决不向失望与绝望低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毕福剑语言艺术的随性、朴实、善意、委婉、有趣、修辞、调侃、即兴、新颖、激灵的特性。
热门推荐
  • 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想起你

    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想起你

    偶尔还是会想起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许我还不习惯没有你偶尔还是会想起你重复着熟悉的场景仿佛我还能听见你声音偶尔还是会想起你却不会再停下脚步
  • 如温

    如温

    原谅我的自私,愿你余生安好,没有我依旧安好。
  • 头号差役

    头号差役

    生魂出窍,他无奈之下成了孟婆手下的一名差役
  • 人生太烂请你陪我长大

    人生太烂请你陪我长大

    男主角徐余烈,是S国顶级的精神科医生,擅长人的心理推断,懂得人的感情世界在18岁之前就获得了世界精神疾病的大奖,人类心理推断的各种奖项。通俗一点来说人类也就是我们在他面前简直一览无遗。只要是和他交流过的他就能知道你的一切。身为孤儿的他感情淡薄,人性在他的面前就是一块丑陋的镜子,镜子面前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我们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所以他讨厌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也患有偏执的精神疾病。自己是顶级的精神科医生却治愈不了自己,可真是个讽刺的笑话!女主顾软,原本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年幼被人贩子拐卖,被卖到小诺园。年少的高智商使得自己家破人亡,她错了!她不应该这么“嚣张”,把自己的高智商显露出来,让自己陷入人贩子的手里,让爸爸,妈妈为了找她,倾尽财产。最后死于寻女的街头。自此顾软知道隐藏了自己的高智商,装疯卖傻的在小诺庄园治疗。是的,小诺庄园的统治者X博士并没有放弃顾软,因为顾软堪比爱因斯坦的智商能给庄园带来很大的收益,甚至以后还可以统治继承整个犯罪集团!在一个咖啡馆,两个受伤的灵魂第一次相遇!在面对这个非常烂的世界,他们会怎么相爱,怎么治愈呢?
  • 云铃风清

    云铃风清

    天道凋零,仙界法则混乱。原本寿与天齐的仙人们也难逃调零的命运。为了继续自己长生不老的悠闲生活,仙人们必须要去找寻有资质的凡人,让他们成仙以此来修补天道。身为有资质的凡人,楚逸得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看到了从天而降的仙女师傅“清”。却在之后的一次机缘巧合下得知了一些往事。
  • 想和你度过漫漫时光

    想和你度过漫漫时光

    青梅竹马的校园小初恋。从校服到婚纱,慢慢喜欢你。你是我少年时的小青梅,也是我余生里的白月光。洒脱肆意的少年白云飞遇见飞扬跳脱的少女简悠,年少相识,披荆斩棘,行走在纯真的校园,心怀朗阔的江湖。再遇见,却已是物是人非。他见过她五岁的张扬跋扈,亦见过她十五岁的孤僻娉婷。他见过她昔日的勇敢坚强,亦见过她后来的落魄自卑。那时候的心事和慌张,在草稿纸上,在余光轻瞥里,在楼道间故意制造的相遇里。他们走过两小无猜,走过互相嫌弃,走过长久陪伴不自觉的动心,在家庭与梦想的重重变故中,他始终视她如珍宝。这位同学,请你不要打扰我女朋友学习了!
  • 这个世界肿木了

    这个世界肿木了

    人生嘛,玩游戏打怪升级泡MM!但是那天过后,我就再也没有泡MM的功能了!(作者君在大哭π_π)
  • 校园蜜爱:丫头,入怀来!

    校园蜜爱:丫头,入怀来!

    【宠文】他凶残霸道,却为她温柔内敛,他骨子里偏执狂傲却为她而隐藏,传闻隐世家族即墨家少主即墨宸低调到无人认识,却纡尊降贵到圣英学府当学生,还是渣生,这一切却无人可知,只因,她……相恋只需一天,相爱只需百日,相守要一生。初为相恋,后为倾心。都说相爱的人要经历世间磨难终成眷属,且看风云变幻,你我不变初心。某日,某女拿着一张化验单怒目瞪着罪魁祸首,“说好的呢?都特么的是套路!”某男勾唇,“套路得人心,不套路你哪能得到你?”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初生的宝宝整天粘着妈妈,某男悔不当初,“老天啊,早知道说什么也不会出这个损招的……”【文风时逗逼时睿智时搞笑时殇情,小心前方高能,狗粮吃腻。】
  • 栖有木而无江祺

    栖有木而无江祺

    改变于生活为了不那么苦璟栖说“江祺如果不爱她那一定是自己不够好”江祺说“没对不起栖栖但亏欠于她很多”田甜说“小栖到死的那天都忘不了江祺”梦沿说“我和江祺一样有一个不能爱的人”此故事来源于生活也改变了一点点不想那么苦
  • 南风过境入我怀

    南风过境入我怀

    “林晚,你就该被人欺骗”“林晚,我怎么可能喜欢你这种人”“林晚,你就该是个受气筒”……………………看少女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